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姓字取名 > 正文

满族姓氏大全排名(中国满族姓氏)

评论:0 发布时间: 2023年08月11日 07:45 浏览: 108

作者富察宝仁 吉林家谱

满族哈喇(姓氏)考释

在满族的传统文化中,哈喇(姓氏)和家谱是项很重要的内容。从姓氏和家谱中,可以追溯满族这个历史久远的北方渔猎民族从蒙昧时期走来的足迹;从满族人对老姓(满族“哈拉”)及家谱的重视,可以看到满族人鲜明的祖居地意识,强烈的民族理念和慎终追远、对长白山祖宗发祥之地的崇尚精神。

满族姓氏大全排名(中国满族姓氏)-第1张图片

满族的哈喇(姓氏)可谓浩瀚繁杂,且随着时间的前进、社会的发展而出现了许多分支及演变。据《金史·百官志》载,辽金时期满族先民女真人已有 115 个姓氏,分有“白号之姓”和“黑号之姓”。到了清代满族的姓氏已扩展了 10 倍,据由乾隆皇帝亲自审定的《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所载,满族的姓氏已多达 1100 余个。

一个人的姓名即是此人的代号,一个人有名有姓,乃天经地义之事。其实,名才是一个人在世间的代号,而姓氏只是在表明他的血缘关系。

说起满族的姓氏,首先要搞清楚“哈拉”和“穆昆”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说“哈拉”即是姓氏,是一个男性祖先社会血缘关系的群体,早年间人们都居住在一起,后来这一个个群体扩大了。人们为了打猎捕鱼及生活方便,便分居在不同的地方,这一个个分地而居的群体,满族人称之“穆昆”即是氏族。

满族人称自己的姓氏为“穆昆哈拉”,即“迁出氏族的姓氏”之意。清《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解释得十分清楚:

哈拉得之于生,穆昆是来自占据(分居)的地方。

满族先民是北方的渔猎民族,人多了都在一处打猎捕鱼是不行的,保证不了人们生活食物的来源。于是,同一哈拉的族人便分散而居。正如《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凡例》所载:

满洲族姓甚繁,而一姓之中,所居地名不一。

这些为了生活分散而居的满族先民越走越远,有的甚至完全失去了哈拉的同一姓,在一些地方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穆昆。像爱新觉罗氏,是清代赫赫有名的皇家姓氏,其实“觉罗”即是一满洲大姓,其中尚有住于东北广大地区的许多分支穆昆,如《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所载:

觉罗为满洲著姓,内有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西林觉罗、通颜觉罗、阿颜觉罗、呼伦觉罗、阿哈觉罗、察喇觉罗等氏。其氏族繁衍,各散处于穆溪、叶赫、嘉木湖、兴堪、萨尔浒、呼讷赫、雅尔湖、靰鞡、瓦尔喀、松花江、阿库里、佛阿拉、哈达、汪秦等地方。

应该说满族姓氏的起源是比较复杂的,既有其历史渊源又有其地域特点,既有古老的萨满文化信仰符号,又有满汉文化交融的社会发展的一些标志。追根溯源,满族姓氏的形成主要有如下几个源流。

以原始的图腾崇拜为姓氏

满族是世居于中国北方的满—通古斯语族一支,信仰古老而又原始的萨满教已有数千年的时光。他们信仰天地、山川及动植物,乃系“万物有神有灵”。

早年间,各部落都会各崇信一种图腾,为其部族的保护神,而这个图腾即是本部落的标志,部落(穆昆)也就用此图腾来命名了。

满族八大姓之一的“钮祜禄氏”,汉语便是“狼”之意。此部族早年曾崇拜狼图腾,即以狼为哈喇(姓氏)标志。后来接受汉文化思想,认为“狼”生性凶狠称之不雅,故冠汉姓时书写成了“郎”姓。

“萨克达氏”,汉语即“猪”之意。系此部族早年崇拜猪为图腾,故以“猪”为哈拉的标志。后随着文明的进步认为猪 习 性 较 脏 ,故 在 冠 汉 姓 时 书 写 成 了“朱”姓。

“ 尼 玛 察 氏 ”,汉 语 即“ 鱼 ”之 意 。乃 早 年 此 部 族 是 以 鱼 为 图 腾 ,故 名 之尼 玛 察 氏 。冠 汉 姓 之 后 ,书 写 成 了“于”字。

满族姓氏大全排名(中国满族姓氏)-第2张图片

还有一些部族是以植物图腾为哈拉的,如“纥石烈”氏,汉语即“核桃树”。据考,早年此部居于不伦(穆棱)之地,山间多有核桃树,便以核桃树为部族之图腾,名为纥石烈氏。

以原居住地为姓氏

满族的先民乃渔猎民族,居于山林之间及江川河畔,故有一些部族便以所居之山川之地为姓。如“富察”氏,即金女真人之蒲察氏。早年,其居于“盛产蒲草的蒲察之野”,故而姓蒲察,在明清之际转称为“富察”。冠汉姓时,有富、傅、付等姓氏书写。

“宁古塔”氏,满族世居于宁古塔地方的部族,即以此地名为姓。宁古塔乃满语“宁古特”,宁古汉语为“六”之意,特(塔)汉语为“坐”之意,乃“六人坐一阜”之意,即兄弟六人各居一城。宁古塔氏冠汉姓有“宁、刘”姓。宁,乃取宁古塔之首音;刘,据说取自汉语“哥六个儿”之谐音。

以原始部落名称为姓氏

早年,满族先民以部族为群体而居,部族原始的名称便成了某些族人的姓氏。如原居今松花江中下游勿剌温地方的海西女真人,在明嘉靖年间始南迁,陆续到乌拉河(今吉林市附近之松花江)、哈达河、辉发河、叶赫河一带定居,逐渐形成了乌拉、哈达、辉发、叶赫四部。史称扈伦四部。此四部原非同姓,后都改称了那拉氏,也就是海西女真(扈伦四部)的乌拉那拉氏、哈达那拉氏、辉发那拉氏、叶赫那拉氏。清《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载道:

那拉为满洲著姓,其氏族散居于叶赫、乌拉、哈达、辉发及各地,虽系一姓,各自为族。

后期因分支而改姓氏

由于部族的人口迅速增加,为了渔猎生涯便会出现分支迁居,有一些满族先民是因此而改姓的。如觉罗氏中便有西林觉罗、舒舒觉罗、伊尔根觉罗、呼伦觉罗、通颜觉罗、察喇觉罗、阿哈觉罗等众姓氏。这些分支庞大的觉罗氏表意亦各有不同,像舒舒觉罗,汉语则为“故里觉罗”,有正统觉罗氏之含意。伊尔根觉罗,汉语为“平民觉罗”;阿哈觉罗,汉语为“奴隶户觉罗”之意。辽宁地区的一支伊尔根觉罗,因家族人口过多故分地而居,居于东寨的又改称为巴雅喇氏,而居于西寨的则改称蒙鄂罗氏。

清末民初满族冠汉姓

清末的宣统年间,已有满族旗民私下始称汉姓,但这是非正式的只是私下俗称而已。辛亥革命以后的民国年间,由于种种原因满族人纷纷改冠汉姓。这一改冠汉姓看似简单,但使本已很久远、变化很大的满族姓氏更加庞杂了,大多数已与汉姓相混,如不注明民族成分已根本分不出是满族还是汉族。如清代的皇姓爱新觉罗氏,改冠汉姓之后竟出现了 60 多个汉姓。

满族冠汉姓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用满族多音节姓氏的第一个音节为姓。如富察氏、富苏胡氏、富尔库鲁氏多冠以“富”“ 傅”“ 付”等姓;乌(吴)雅氏,多冠以“吴”“ 乌”等姓;赫舍哩氏,多冠以“赫”“ 何”等姓;陶国浑氏,多冠“陶”姓;焉哲勒氏,多冠“阎”姓;索绰罗氏,多冠“索”姓;栋鄂氏,多冠“董”姓;舒穆禄氏,多冠“舒”“ 宿”“ 徐”;扎拉哩氏,多冠以“张”姓等。纳(那)拉氏、那木都鲁氏,多冠以“那”姓等。

二是以满族多音节姓氏的连读谐音为姓。如瓜尔佳氏,多冠以“关”姓;完颜氏多冠以“王”“ 汪”“ 粘”等姓氏;他塔拉氏,多冠以“唐”姓;萨克达氏,多冠以“萨”“沙”等姓;都勒氏,多冠以“杜”姓;布尔察氏,多冠以“卜”“布”姓等。

三是以满族姓氏的含义来冠以汉姓。如巴颜氏、巴雅拉氏,汉意为“富裕”“富有”之意,故多冠以“富”姓;钮祜禄氏汉意为“狼”,故多冠以“郎”姓;萨克达氏汉意为猪,故除冠萨、沙姓之外,还多冠以“朱”姓;尼玛察氏汉意为鱼,故多冠以“于”“ 俞”姓;倭赫氏汉意为石,故多冠以“石”姓;毕拉氏汉意为“河”,故多冠以“何”姓;爱新觉罗氏汉意为金,故多冠以“金”等姓。

四是因功赐赏改姓。如清雍正年,世居乌苏里江流域的乌苏氏的乌鲁理,因有功被清世宗雍正皇帝赐以了其舅父武英殿大学士富宁安为养子,于是改乌苏氏为富察氏了。这乌鲁理一支只是改了姓氏,清代因功赐姓,赐以族籍的也大有人在。如清代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第三十三任总管云生。原为汉族人,新汉军旗籍,姓李,即李云生。因其在打牲入贡上行职尽责颇有功绩,故被“老佛爷”慈禧太后奖赏,赐予了“伊尔根觉罗”这个满洲著姓(冠汉姓为“赵”姓)。于是,这云生的后人便由“李”姓变成了“赵”姓,由汉族变成了满族。

五是复用汉姓。清入关之前编入陈汉军八旗的汉族人,也是满洲旗人的一支,与佛满洲(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长白山三部等)、伊彻满洲(赫哲、费雅哲、库雅喇、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锡伯等)及部分蒙古、朝鲜、俄罗斯等族人一样,同属满洲共同体的成员之一。这些陈汉军旗人享有与满洲人、蒙古人等旗人一样的特权,可以当官封王,女儿也可以入宫选嫔妃。他们与满族人、蒙古人等共同生活了近 300 年。清王朝灭亡之后,这些编入旗籍“随旗当差”“ 从龙入关”的陈汉军八旗旗人,将原来所姓的一些“张佳氏”(“佳”亦涵家之意)、“ 李佳氏”“ 朱佳氏”“ 王佳氏”“ 陈佳氏”“ 吴佳氏”等,汉姓加上一“佳”字的满汉合璧姓氏,直接去掉了“佳”(家)字,复称了汉姓的张、李、朱、王、陈、吴等姓氏。

六是随心所欲无规律可循。像沈阳的一喜塔拉氏姓文,原来是其一先辈名喜塔拉·文忠颜,其后,这“文”氏便以其名之第一个音节字为姓氏了。与冠汉姓之后一个姓氏出现了三个姓氏相比,那喜塔拉、文姓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吉林市的乌拉街满族镇,有满族瓜尔佳氏一族,冠汉姓之后为“罗”与“关”两姓。原来其先辈在赫叶穆定居时与罗氏者通婚,两家关系甚密,定下了一辈姓罗、一辈姓关的祖训。故迄今仍是姓罗、关两个姓,而其满族老姓则是瓜尔佳氏,今人俗称其家族为“罗关”姓。

满族的姓氏浩瀚繁杂,金代女真人时期便已有 115 个姓氏见著于正史《金史》之中,并经元、明传承至清代,沿袭至今。《满洲源流考》载:《金史》所载姓氏,均与满洲氏族相合,第译对字讹,今悉据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到了清代中期,满族的姓氏已超过1000 个。乾隆皇帝亲自 主 持 统 计 的《钦 定·八旗满洲姓氏通谱》,纳入满洲共同体的所有 姓 氏 多 达 1100 多个。到了清灭民兴的民 国 年 间 ,满 族 人 纷纷 冠 汉 族 ,有 的 一 姓《盛京通志》载长白山图。

养育满族八大姓的八条巨沟之水汇于鸭绿江中分 冠 三 五 个 汉 姓 ,更有甚者一姓竟冠有十几个、或几十个汉姓,像皇姓爱新觉罗便冠有 60 多个姓氏。如今,究竟有多少个满姓及满冠汉姓已不得而知。

有清一代,满族人有“满族八大姓”之说,此说法很多。所以涉及的姓氏也不一。其较为公认的“八大姓”是:佟(佟佳氏)、关(瓜尔佳氏)、马(费莫氏)、索(索绰络氏)、祁(祁佳氏)、富(富察氏)、那(那拉氏)、郎(钮祜禄氏)。

关于这满族八大姓的来历说法很多。有人讲,是因其八姓人多势众,故称之“八大姓”;有人说,是这八姓最早追随老罕王努尔哈赤起兵立国,故族称哈拉显赫;亦有人言,这八姓族人从远祖起,便世居于长白山“阔长数百里”之八道巨沟之内,故而后人以此称之“八大姓”。

辽宁省辽阳县《专图尼马察氏族谱》(民国年间所修之《谱例》)记载:

……惟清皇与我族及各旗满人,统系长白山发起,故有世谱之称,原本同种同文。……凡满人原籍在长白山附近,天然八道巨沟,阔长数百里,满人分居与内。惟我族祖居长白山榆树沟地方,因以榆字为姓。

还有一说,亦讲满族八大姓发祥于长白山八道巨沟,称“八大姓”乃是:佟、关、马、赵、齐、富、郎、黄。辽宁省辽阳市《叶赫富察氏谱本》之《谱序》中载:

我们富察氏祖宗,系东北长白山下叶赫沟发祥,最古一大部族也。长白山附近处有八大沟,中居全系满洲族。其内有八大族,即郎、马、关、赵、富、佟、齐、黄八姓。

早年,满族的八大姓族人多、势力大,且皆渊源深远,全部是传承于金代的女真著姓。在清时的社会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这八大姓氏的族人加入满洲八旗时间较早,在清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立国之初,曾辅佐他们东征西讨南北厮杀,为大清王朝的建立建有卓越功勋。

沈阳的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寝。在昭陵的隆恩门前的神道两侧,各伫立有四株苍松。传说,这是“八大朝臣站班树”,它们分别代表着佟、关、马、索、祁、富、那、郎八哈喇(姓氏)。寓意着八大姓氏的族人,生前在太宗的鞍前马后征战效力,死后仍在辅佐着其皇上主子。昭陵富丽堂皇,彰显着龙穴威严,八大(姓)朝臣站班树,苍翠临风,冬夏常青。清诗人苗君稷诗赞曰:

龙蟠翠障郁岧峣,路夹苍松白玉桥。

十二羽林严侍卫,风嘶铁马白云霄。

清定鼎北京城之后,在北京城修造了八大胡同许多宅院,有的满族人讲,这是清朝皇帝为表彰奖赏原居长白山八道沟的满族八大姓而特建的,“ 以居公臣勇将,出力好兵家眷养尊处优”。

辽宁《富察氏谱本》中载道:

查统系如下,二、三世祖公等随龙崛起,从征入关,驻进北京八大胡同,袭公爵。我们直系正支祖宗顺泰于康熙三十年移驻盛京辽阳。至五世祖衣拉他于乾隆二十三年创设沙坨子村落,垦地,栽树造林,设庄招佃。

康熙初年,北京仿造长白山八道沟式样,在京内建设八大胡同,以居公臣勇将,出力好兵家眷养尊处优。我们长支祖宗准泰子金良,住在第五条椿树胡同。清代袭职归长支。

满族文化网

TAGS: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冀ICP备2022013555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