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姓字取名 > 正文

名的部首和结构(氏的部首和结构是什么)

评论:0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11日 11:15 浏览: 12

黄帝,姓公孙,轩辕氏,后改姬姓;秦始皇,嬴姓,赵氏;岳飞,字鹏举;陆游,号放翁···。

古人的姓、氏、名、字、号有什么区别?

名的部首和结构(氏的部首和结构是什么)-第1张图片

先看看姓与氏的区别。简而言之,姓出现早,氏出现晚。氏是姓的分支。一个姓可以有多个氏。

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我国具有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姓氏传统。现代中国人一般是姓氏并在一起使用,不加区分,在古代二者是有区别的。

寻根问祖

《中国姓氏大辞典》显示,我国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单字姓(赵钱孙李)6931个。双子姓(司马、欧阳等)9012个,三字姓(阿伏干、阿史那等)4850个。还有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姓,最多的是十字姓。

在先秦时期(旧石器时代—前221年),姓和氏有不同含义。姓的起源出现在母系氏族社会(距今约5500-10000年前)。《说文·女部》:“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生天子,因生以为姓”。就是说姓与母亲有关。血缘关系要以母系计算,当时的人一般只知道其母是谁,不知道父亲是谁。《公羊传》说:“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母亲居于社会统治地位,受到社会的尊重。古代著名的八个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这些姓都有女偏旁。

《史记·殷本纪》说:“殷契,母曰简狄,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意思是商朝的始祖契,他母亲简狄吞鸟蛋,怀孕,生了契。契没有父亲。

母系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初期的婚姻是氏族内部群婚制,一个女子和多个男子婚配,生下很多子女,这些子女之间再婚配生子,就是现在说的近亲结婚生子。族内婚姻因为血缘关系太近,致使后代容易患先天性疾病,体质智力不佳。《左转》记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姓”的作用是“别婚姻”,就是识别、区别氏族,实行族外婚姻。一个内部不能婚配的有血缘关系的集团(氏族)便产生了。族外婚就是一个氏族的人和另一个氏族的人婚配。

“氏”是“姓”的分支,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其主要作用在于“明贵贱”。只有贵族才有姓,平民没有姓。起初,“姓”是比“氏”更大的概念,是整个大部落的标记,“氏”从属于“姓”,是较小的派生的氏族。姓与氏都是以血缘关系凝聚的一个族。一个大的“姓族”分出很多“氏族”。

皇帝轩辕氏就属于姬姓部落。氏成为古代贵族的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用于区别子孙的出身。在父系氏族社会,以男子为中心,男子只称呼氏。

嬴姓,赵氏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以后,人们逐渐把“氏”当做“姓”来使用,不再用原来的“姓”,自此开始,人们姓与氏合二为一。秦始皇嬴姓赵氏,嬴是八大姓之一。汉朝刘邦是平民出身的皇帝,“刘”不属于古代贵族八大姓,“刘”其实为“氏”。他一家人甚至名字都没有,他父亲刘太公就是刘老头,母亲刘媪就是刘老太太,刘季就是刘老三,他哥哥刘仲,就是刘老二。据传刘邦推动了人们把氏当做姓,并且无论皇帝贵族还是平民都可以有自己的姓。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再看看名、字、号的区别。幼时取名,成年取字。

名是一个人区别于与其他人的称呼。孩子一出生就有名,供父母长辈呼唤。字是古人成年后取得称呼。字与名相表里,又叫“表字”。古人到20岁成年举行冠礼,表示他已经长大可以独立于社会进行活动,就好像我们今天《民法》上说的“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名和字在意义上一般是有关联的,字往往是名的阐释、补充。如诸葛亮字孔明,亮和明是同义词,岳飞字鹏举,飞与鹏举意思相近。

名的部首和结构(氏的部首和结构是什么)-第2张图片

诸葛亮,字孔明

古人的号,也叫别号,一般是尊称、美称。唐朝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宋朝词人苏轼,号东坡居士。另外像《水浒传》梁山好汉的“豹子头林冲”,这属于诨号绰号,往往与人的外貌、能力、品行有关。

在古代,名与字的日常使用场合不同。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可以直呼其名。一般情况下,直呼别人的名,是不礼貌的。下对上,平辈之间可以称呼字,不能叫名。至于古代帝王将相的谥号、庙号、年后,还有避讳、对官爵的称呼比较复杂,下次再写。

TAGS:
最新留言
网站分类
文章归档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冀ICP备2022013555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