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起,很多小朋友的名字带了浓浓的言情味。
今年年初,广东省佛山市公布了2020年当地新生儿的热门名字。其中“梓睿”已经连续两年位居男孩取名榜榜首,紧随其后还有宇轩、梓轩、梓豪……女孩取名最多的是“梓晴”,已连续5年排行榜首。第二、三名则是语桐和芷晴。
这不由让人想起网上的一个段子:
这股取名的言情风是啥时候刮起的?会不会是受言情鼻祖——海峡对岸的中国台湾地区影响?
上观数据真的去分析了下两岸的姓名大数据,有些挺有趣的发现。
张伟,大陆名字中的王者
首先,虽然这几年小言风的名字流行,但从整个年龄段的人群而言,还是更多单名。而且是那种大街上叫一声好几个人回头的姓名。
在《二〇一九年全国姓名报告》上,位列榜首的,是张伟、王伟、李娜、王芳……要指出的是,叫“张伟”的女生还不少,叫“王静”“李静”的男生也不乏其人……
但在中国台湾地区,单名并不流行。男性最常见的名字为“家豪”,其余依次是“志明”、“俊杰”、“建宏”、“俊宏”;而台湾女性的常见名中有“淑芬”、“淑惠”、“美玲”、“雅婷”、“美惠”等。
有趣的是,台湾有些名字男女都很喜欢取。
两岸在姓名常用字上,也是有共同热爱的字的。
比如,台湾人最爱的“志”、“俊”、“杰”、“建”、“美”、“淑”、“丽”、“娟”…… 这些字,在大陆人口名字使用最多的50个字中都有出现。
图片来源:公安部
大陆的建国,台湾的志明,时代的反映
在名字中,我们也可以触摸到不同年代不同的时尚。
比如“国”字。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国户籍人口名字中含有“国”字的共计2127.9万人,其中男性1769.3万人,女性358.6万人,男性中“建国”“国强”“国华”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名字,女性则是“国英”“国珍”“国华”。
按照北京语言大学杜冰洁等人的研究,“国”字在1979年前,尤其是1966-1978年间最为流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陆男性名字中的高频字还有“明”、“建”、“华”等等。
杜老师等人的研究称,1979年之前,中国男性的取名立意于品德与志向,或者代表时政;而1979年以后出现表外貌的特征,以及取动物中宏大高远的有关意象;而女性名,在1979年之前主要与品德、美貌有关,而1979年之后出现了译名常用字。
此项研究还发现,1949年后中国人的单名比例不断增加,但是进入21世纪又逐渐减小。
而台湾人的名字与政治背景的联系没那么紧密,更多的在反映社会风气和价值观。
看上世纪50年代台湾男性的名字,几乎和挣钱、致富脱不开关系。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按照台湾作家廖信忠的说法,因当时正值台湾社会快速进步的阶段,大众普遍抱着“好好努力一定会成功”的心态,父母在给孩子取名时都寄托了望子成龙的期许,“志”“豪”“伟”“宏”“忠”等象征人中之龙、伟人与豪气万千的字倍受青睐。
而在当时台湾人的价值观中,女性应做好丈夫的贤内助。取名充分透露“女性应该温柔贤淑”的观念。
“淑”、“怡”、“惠”、“雅”、“君”,这个年代出生女性的常用姓名,几乎都是这些字的排列组合。
取名的小言时代:两岸殊途同归
进入21世纪后,两岸给孩子取名时的用字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在台湾,“家豪”、“志伟”这种望子成龙的名字不再具有高人气,取而代之的是“柏睿”、“冠霖”、“宥廷”这些文绉绉的名字。
女生的姓名变化更加明显,那些代表贤良淑德的字眼几乎消失,蕴意着明媚的“晴”和寓意红红火火的“彤”变得很受欢迎……2010年代热门名字的前10名中,甚至出现了三个带“彤”的同音不同字的名字:“禹彤”、“羽彤”和“语彤”。
同样的趋势也发生在大陆。
大陆2019年出生并已经进行户籍登记的1179万个新生儿中,名字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字依次为“梓”“子”“宇”“泽”“涵”“晨”“佳” “一”“欣”“雨”。分性别来看,“浩宇”“浩然”“宇轩”是最受青睐的男宝宝名字,女宝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则是“一诺”“依诺”“欣怡”。
有趣的是,从2016年开始,大陆宝宝的热门姓名或是常用字就没有发生过很大的变化。
“梓”寓意着生机勃勃、茁壮成长、自强不息、生命力顽强;“浩”“宇”“轩”有正大刚直、胸怀广阔、温文尔雅的寓意;“诺”象征着诚信;“欣”“怡”意味着美满幸福……相比过去的家国情怀,今天的名字更加关注个人幸福。
不过两岸父母的品味也还是有些许出入。比如一直在大陆热门女生名榜单中的“欣怡”,在台湾是80年代生女性的常用名,已经过气。
其实看两岸的这些高人气名,都带着网友所说的浓浓的“偶像剧既视感” ,连台湾有关部门都描述:“随着偶像剧的兴起,‘宜蓁’、‘欣妤’、‘诗涵’则成为九年级生(00年代出生的人)常见名字的主流”。
但这些名字之所以看上去过分浪漫,不就是因为寓意十分美好?不管是不是重名多,是不是过气,都象征父母的美好祝愿和期许,天下父母一般心。
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二〇一九年全国姓名报告》
【2】 中国台湾地区2018年姓名统计
【3】 廖信忠.台湾人的取名逻辑[J].全国商情,2014(23):91.
【4】 李璧.析80、90、00年代汉语人名用字的特点及其折射的文化内涵[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23(09):17-19.
【5】 杜冰洁,刘鹏远,田永胜.基于计量的百年中国人名用字性别特征研究[A].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计算语言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中国计算语言学大会论文集[C].海南,2020:20-30.
栏目主编:张陌 文字编辑:李彤彤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来源:作者:戴烨宁 李彤彤 曹俊
- 最新留言
-
- 内容很有深度!http://v8lf.desaypower.com.cn/
- 楼上的别说的那么悲观好吧!http://282.desaypower.com.cn/
- 有钱、有房、有车,人人都想!http://1wo.zoneby-ep.cn/
- 看帖回帖一条路!http://vp0.zoneby-ep.cn/
- 刚看见一个妹子,很漂亮!http://jzgz4.zoneby-ep.cn/
- 支持一下,下面的保持队形!http://3bi.net/post/2705.html/
- 感谢楼主的推荐!http://3bi.net/post/2705.html/
- 我只看看不说话。。。http://3bi.net/post/2705.html/
- 祖国尚未统一,我却天天灌水,好内疚!http://3bi.net/post/2705.html/
- 楼主说的我也略懂!http://kp1.xmhmzx.com.cn/
- 文章归档
-
- 2025年5月 (105)
- 2025年4月 (371)
- 2025年3月 (377)
- 2025年2月 (338)
- 2025年1月 (389)
- 2024年12月 (374)
- 2024年11月 (361)
- 2024年10月 (374)
- 2024年9月 (360)
- 2024年8月 (381)
- 2024年7月 (388)
- 2024年6月 (370)
- 2024年5月 (372)
- 2024年4月 (363)
- 2024年3月 (375)
- 2024年2月 (355)
- 2024年1月 (394)
- 2023年12月 (376)
- 2023年11月 (366)
- 2023年10月 (711)
- 2023年9月 (2758)
- 2023年8月 (2837)
- 2023年7月 (2637)
- 2023年6月 (2433)
- 2023年5月 (3416)
- 2023年4月 (3248)
- 2023年3月 (3478)
- 2023年2月 (3105)
- 2023年1月 (3491)
- 2022年12月 (3470)
- 2022年11月 (2403)
- 2022年10月 (2253)
- 2022年9月 (1263)
- 2022年8月 (1298)
- 2022年7月 (1495)
- 2022年6月 (1954)
- 2022年5月 (2930)
- 2022年4月 (2604)
- 2022年3月 (1050)
- 2022年1月 (2774)
- 2021年12月 (2199)
- 2021年11月 (2905)
- 2021年10月 (1319)
- 2021年9月 (1822)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冀ICP备2022013555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