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深深地文化底蕴,在历史的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人们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宝贵的遗产,我们今天就来浅谈一下二十四节气与御膳。
首先说什么是二十四节气,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说完了节气,咱们再聊一聊什么是御膳,御膳,简言之,就是帝王世族所享用的饮食。尽管御膳为历代帝王所独享,但每款美饮珍馔都来自于民间百姓提供的烹饪原料和烹饪技术。如果说民间的饮食是中国烹饪的基础,那么,宫廷御膳则是中国古代烹饪艺术的高峰。因此,御膳可以代表那个时代的中国烹饪技艺的最高水平。
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御膳经历了一个由粗至精,由简入繁,由朴素至豪奢的发展过程。早在周代,御膳风味即已形成初步规模,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文化交融,饮食习惯也在中原地区交汇一处,大大丰富了宫廷御膳。
清代的宫廷御膳在中国历史上历经达到了顶峰,不仅用料名贵,而且注重造型,在烹调方法上还特别强调“祖制”,许多菜肴在原料用量、配伍及烹制方法上都已经程式化,限定使用的原料、食材,不可随意改动。奢侈靡费,强调礼数,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是空前的。
清宫御膳风味结构主要由满族菜、鲁菜和淮阳菜构成,对菜肴的造型艺术十分讲究,在色彩、质地、口感、营养诸多方面都相当强调彼此间的协和归同。
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着一年四季的变化,在每个节气里都有不同种类的食材。人体所需要的营养也在不同时节各不相同,所以在不同节气里应该补充不同食材来达到人体所需的膳食平衡。
因南北方生活差异,每个时节吃的东西也不一样,故我们在选择食材原料时更要精益求精,在烹饪时更要多样化,将不同地域不同食材做出更加美味的珍馔,做出别具一格的御膳珍品,志在让每一位食客都能享有帝王般的礼遇。
- 文章归档
-
- 2023年9月 (2665)
- 2023年8月 (2838)
- 2023年7月 (2637)
- 2023年6月 (2433)
- 2023年5月 (3416)
- 2023年4月 (3248)
- 2023年3月 (3478)
- 2023年2月 (3105)
- 2023年1月 (3491)
- 2022年12月 (3470)
- 2022年11月 (2403)
- 2022年10月 (2253)
- 2022年9月 (1263)
- 2022年8月 (1298)
- 2022年7月 (1495)
- 2022年6月 (1954)
- 2022年5月 (2930)
- 2022年4月 (2604)
- 2022年3月 (1050)
- 2022年1月 (2774)
- 2021年12月 (2199)
- 2021年11月 (2905)
- 2021年10月 (1319)
- 2021年9月 (1822)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冀ICP备2022013555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