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姓字取名 > 正文

象征恶魔的英文名(眼镜蛇的英文名)

评论:0 发布时间: 2022年10月26日 21:38 浏览: 207

西方的龙,或者说“Dragon”,最早其实是“大蛇”的意思。

古希腊人用“龙”这个词语来专指凶猛的神话的“大蛇”

一、词源:来自“看”,因为蛇看上去永不闭眼。

这个词本身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从念起来像“多拉贡”的古希腊语“δρ?κων”(希腊正统在日本.jpg),演变为念起来像“德拉科”的罗马拉丁语“Draconem”,再演变为法语的“Dragon”,进而被英语沿用至今。

至少在古希腊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德拉科”是泛指“大蛇、大蜥蜴”,并不特指目前这个“狮身、蝠翅、鹰爪、鳞角”的“龙”。

或起源于印欧语系的词根“der?”,表示“看”

一种说法是,希腊词“δρ?κων”的来源可能是印欧语词根“der? - ”,在几乎所有印欧语中“der?”都有“看”、“视觉”的意思。

其在希腊语中衍生的名词“δρ?κο?”有“眼睛”之意。因为蛇是不会眨眼的,所以希腊人也用该词变形的“δρ?κων”来表示“蛇”。

另一种说法是,“der? - ”在希腊语生出的动词是“δ?ρκομαι”。“δ?ρκομαι”的不定过去时态为“?δρ?κον”。但个人突击了一下希腊语法的变格,发现“δ?ρκομαι”为该词现在时的被动语态,其现代时主动语态应为“δ?ρκω”,变格不定过去时后,应该是“?δερκξα”(主动),“δ?ρκχτηκα”(被动),并不能变成变成“?δρ?κον”。因此,个人认为这个说法存疑,放在这里仅供参考。

二、古希腊“δρ?κων”具体指代的词义和形象考证

(一)词义考证:大蛇,奇异的、凶猛的、神话的 大蛇

1.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

“δρ?κων”最早的文字记载,应该是前800年左右。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篇中出现了“δρ?κων”一词,这个词就是指代的“蛇”。

《伊利亚特》第十一卷中形容阿特柔斯之子(阿伽门农)着甲形象时,说他

“胸甲满缀着箍带,十条深蓝色的珐琅,十二条黄金,二十条白锡;及至咽喉部位,

贴爬着珐琅勾出的长蛇

,每边三条,像跨天的长虹。” “盾面上环绕着十个铜围,夹嵌着二十个闪着白光的圆形锡块;正中是一面凸起的珐琅,颜色深蓝,像个拱冠,突现出戈耳工的脸谱,面貌狰狞,闪射出凶残的眼光,同近旁的骚乱和恐惧相辉映。背带上白银闪烁,缠绕着一条

黑蓝色的盘蛇

,卷蜷着身子,一颈三头,东张西望。接着,他戴上头盔,挺着两支硬角,四个突结,顶着马鬃的盔冠,摇撼出镇人的威严。”

上文第一处“蛇”,是《伊利亚特》第11卷第26行,用的是“δρ?κοντε?”;

第二处是《伊利亚特》第11卷第39行,用的是“δρ?κων”。

两个词,均取“大蛇”之意。

2.赫西俄德的《神谱》

同时期赫西俄德的作品《神谱》中也用到了“δρ?κοντε?”和“δρ?κων”。赫西俄德用这两个词形容“奇美拉”和“提丰(堤福俄斯)”,也取的大蛇之意。

《神谱》第320~325行讲奇美拉:

口吐烈焰的奇美拉,她可怖而高大,捷足而凶残;她长有三颗头颅:一如猛狮(μ?α μ?ν χαροπο?ο λ?οντο?);一如母山羊(? δ? χιμα?ρη?);一如可怖的巨蛇 [? δ?

?φιο?

(蛇) κρατερο?ο

δρ?κοντο?

(凶猛的大蛇)]。其上身如狮,尾如大蛇(?πιθεν δ?

δρ?κων

),中似母羊,吐息可怖的烈焰。

《神谱》第820~830行讲提丰:

宙斯将泰坦诸神逐出天堂之时,通过金发的阿芙洛狄忒,辽阔的大地(盖亚)与冥界(塔尔塔罗斯)交媾,诞下幼子提丰——双臂力大无穷,双腿永不疲倦的神啊:

肩上所长,是百余蛇头,吐着黑信子的,可怖的巨蛇之头!

[?κ δ? ο? ?μων ?ν ?κατ?ν κεφαλα?

?φιο?

,

δεινο?ο δρ?κοντο?

, γλ?σσ?σιν δνοφερ?σι λελιχμ?τε?] 在他奇异的头上,眉下的眼睛里迸发出火光。每当他敏锐凝望,火焰便从目间和他可怖的头上喷涌。

无论是奇美拉还是提丰,赫西俄德都用了“δρ?κοντο?”这个词。并且是和直接作为“蛇”讲的“?φιο?”一起用,放在其后,作为对“蛇”这个表述的解释 —— 不是一般的蛇,而是“δρ?κοντο?”。

总而言之,我们或许可以说,在古希腊的神话作品中,“龙”指的仍然是“蛇”。不过不是一般的蛇,而是凶猛的大蛇。

(二)形象考证:古希腊神话中的“大蛇”已经具备了后世“龙”的大部分特征

希腊神话中的“龙”,或者说“大蛇”,已经具备了后世“Dragon”的全部特征,只不过不在同一个怪物身上罢了。这其中,还有不同怪物形象从前到后的变化。这里只取一个比较大众的形象。

① 提丰:人身、蛇尾、百蛇头,眼睛锐利、喷火,声音奇异,或曰有翅可飞行。

② 奇美拉:狮羊蛇三首、狮子上身、羊中身、蛇尾,口吐烈火。

具体形象,有的认为三个头都长在肩膀上,身体呈狮胸,羊腹,蛇尾。这是偏现代的形象,有可能是“龙”形象出现后反哺奇美拉形象的结果。

另外一种认为,身体前中后三段各有一个头,前面狮子头,中间羊头,尾巴蛇头。

后来这个狮身、蜥蜴首、狮面、羊角、鹰爪、蛇尾、蝠翅,口吐烈火的“龙”形象,奇美拉恐怕是贡献元素最多的神话生物,可能还没有“之一”。

③ 拉冬:巨蛇,百头、有奇异的再生能力,不死不灭,金苹果的看守者

④ 勒拿九头蛇/水蛇许德拉(Lernaean Hydra):犬身,九个蛇头,最大的蛇头可快速复原,长生不死,体型巨大。

⑤ 皮同巨蚺:一条巨大的蛇

这些怪物,已经有了后世“Dragon”的雏形。

尤其是奇美拉,贡献了后世“Dragon”的大部分有效元素。

同时,这些负面的神话形象,也贡献了后世龙的大部分的性格特征。

“翅膀”的出现

公元前5世纪,希罗多德在其作品《历史》(

Histories

)的第三卷里面说,阿拉伯是许多有翅膀的小蛇的家园。并形容说这种小蛇的翅膀形类蝙蝠,它们颜色各异,喜欢住在乳香树上。他还说,和任何地方都能看到的蝰蛇不一样,这种“有翅膀的蛇”只有阿拉伯才有。

这个“小飞蛇”的形象有点像中美洲的“羽蛇神”,这可能是后世“Dragon”蝠翅的来源。

三、马其顿和罗马帝国时代的“龙”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击败底比斯和雅典组成的联军,马其顿称霸希腊。之后亚历山大东征,将波斯、埃及、印度的一部分纳入版图。

再之后,发生了四次马其顿战争,最终马其顿于公元前2世纪被SPQR吞并。SPQR继续扩张,最终成为一个环地中海的庞大帝国。这个过程中,地中海地区这些不同文明继承者们的文化,会发生相当充分的交融。

“大蛇”这种神话生物的形象,自然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产生“杂交”。刚刚提到的,各种已经出现的元素就会再次重新整合。

(一)词汇变化

刚刚引用的古希腊作品里出现了“?φι?”这个蛇的原词。这个词到罗马,变成了拉丁语里的“Serpens”。“δρ?κων”多拉贡则变成了拉丁语里的“Draco”德拉科。在罗马时期,“Serpens”和“Draco”仍然是可以相互替换的近义词。

(二)形象变化

象征恶魔的英文名(眼镜蛇的英文名)-第1张图片

达契亚军团军旗

SPQR时期“Draco”的其中一个典型形象的,是达契亚军团军旗。

狼颚、蛇身的“Draco”旗,其狼首是金属制的,里面有特殊的结构,据说随风飘扬的时候会发出啸鸣声,就像真有生命一样。

2.龙象之争

罗马作家普林尼(23~79年)在自己的作品《自然史》里,将印度人的“Drakon”描述为能勒死大象的大蟒蛇。

罗马作家埃里亚努斯(170~235年)则在自己的作品《论动物特性》里,将“Draco”直接说成是印度原生的一种大蟒蛇,并认为其能够绞杀大象。

后世有不少西方作品在提到“龙”的时候,喜欢讲“龙象之争”的故事。从某种程度上说,西方人将中印关系,比喻为“龙象之争”,其实是颇有其历史渊源。

3.希伯来人的《圣经旧约》

圣经之中的龙形象与古希腊龙形象的联系,来自创作圣经《武加大译本》的圣杰罗姆(340-420年)。圣杰罗姆在翻译旧约的时候,将很多表征“邪恶”的形象翻译成了“Draco”,比如撒旦、路西法。

象征恶魔的英文名(眼镜蛇的英文名)-第2张图片

这可能是为了方便罗马人理解,毕竟“Draco”本身在古希腊神话里就是各种有蛇头的恶神。

因此,一些典型的

恶魔

,罗马人说它们是Draco

,个人认为,其实是说它们是“大蛇”、“恶蟒”、“恶神”。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世纪“龙”、“恶蟒”形象分离之后,罗马人“撒旦是龙”的说法反而造成了误会。

今天的撒旦:恶魔——“Demon”的出现和流行。

英语中的恶魔是“Demon”,这个词在希腊语里是“精神”、“意识”的意思。拜占庭时期,正教教徒用“Demon”形容异教徒们膜拜的神像,意思是上面有邪恶的精神依附(即恶灵)。随后,便开始逐渐用“Demon”来形容《圣经》中的邪恶形象,并演化成了今天的“恶魔”。

四、中世纪“龙”形象的定型

在讲上述故事的时候,我没有提到北欧神话。

这主要是因为北欧神话成型年代晚,它很多东西的形象,实际上受到了世界其他神话的影响。就“龙”这个问题,北欧神话并没有贡献新的元素(当然,它丰富了各种形态的新“龙”)因此在希腊、罗马已经凑齐了现代意义上的“龙”的基本元素之后,没有引出北欧神话来增加篇幅。

不过,这里还是要提到,龙的“贪婪、守财”的性格形象,是北欧神话整合的。公元800年左右的古英语史诗《贝奥武夫》中,龙的“贪财、卑鄙、饕餮”的性格形象就已经很接近现在了。

不过该诗歌对龙的描述仍然像是“凶猛喷火的大蛇”,没有提腿,也没有提翅膀。应该说,到11世纪左右,凶猛的巨蟒仍然是龙的主要形象。

11世纪~13世纪,

伴随着《Saint George and the Dragon》(圣乔治屠龙记)故事的流行,“龙”这个话题逐渐变得风靡起来,并在13世纪达到其阶段性热度的巅峰。一大批二创、三创的文学作品将龙的形象迅速丰满起来,并使其从蛇的形象中脱离,真正独立出来。

《圣乔治屠龙》的故事,有后来所有令人们喜爱的、津津乐道的,直到最后变得俗套厌烦的元素:吃人的怪物,被献祭的小孩,打扮成新娘等着被恶龙吃掉的公主,英雄救美的圣骑士,部分版本还有骑士公主结婚的剧情......

圣骑士屠龙故事的雏形早在8世纪就有了,但直到11世纪,才开始在格鲁吉亚出现了如此丰满、如此动人的完整版本。

这个故事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插画、壁画作品。11-13世纪,不同地区的作品繁多,能看到龙的形象在这300年里迅速蜕变并向现代转变。

11世纪的格鲁吉亚壁雕是这样的:

12世纪,是这样的:

13世纪的意大利,圣乔治和龙的形象变成了这样,这已经很接近现代龙的形象了:

同时期,另一幅插画上出现了和现代极为接近的“龙”

到这里,龙的现代形象已经基本出现了。

再往后的作品,大都是对这个形象的微调,而不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

TAGS: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冀ICP备2022013555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