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姓字取名 > 正文

于姓比较诗意的男孩名字(于姓好听的名字)

评论:0 发布时间: 2023年07月20日 07:58 浏览: 68

近日有文友发来一篇许敏老师的长篇回顾图文,阅读后颇受感动,特编辑整理与读者朋友分享。亦如网友回复,蹉跎岁月造就了不平凡的人生,精选的三十年、一百张黑白老照片的背后,每一张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一段段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人生篇幅,培养了作者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构成了前半生多彩的人生历程。

我的黑白照片背后的故事

(1954——1984)

人到六十岁是一种阅历的标志,曾经是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年龄,而今不管你是否愿意,它却无情地来到我面前。这个时候有太多的感触、太多的感悟,开始愿意回忆过去。六十岁也是一个从容的年龄。更有时间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整理一下六十岁的历程,翻阅着前半生的老照片,逐渐地我发现自己的老照片还真有不少可以回忆起来的事情。少年时代的幸福时光,青年时代的快乐体验,中年的艰辛与努力,丰富了我回忆前半生的经历,无论是阳光下,还是风雨中,都镌刻着人生的历程,记载着时代的印迹,体现着人生的价值。于是我选出了1954年~1984年间的100张老照片做成美篇,这些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是对自己过往的美好回忆。

1、母亲在24岁时我成为她的第二个女儿。母亲1930年出生在威海,在家里排行老二,抗日战争中姥爷已经是村里的地下党员,在姥爷的支持下,1947年17岁的母亲背着行囊只身一人步行百余里找到了当时的胶东军区所辖的兵工厂,从此她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制造枪支弹药的同时,她如饥似渴地补习了所有的小学课程,成了当时为数不多的知识女性。父母解放战争时期在胶东兵工厂结缘,解放后这个兵工厂整体600余人搬迁至淄博,接管了日本人建的特大的军工企业,我们国家唯一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隶属冶金部被命名为501厂,后改名为中国铝业山东分公司。

2、出生于1927年的父亲,是奶奶唯一的孩子,在学校地下党的老师的影响下1944年就参加了抗日战争,只有十几岁。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因为奶奶不舍得他离家出走,他挣脱了奶奶的阻拦,到部队时才发现身上穿的大褂只有前襟,大褂的后襟还留在奶奶的手里。在部队的日子里,父亲经历了各种战斗和反扫荡,可谓九死一生,他目睹了一个个战友的牺牲,部队要给他伤残军人证,他都谢绝了,身上的几处伤疤记录着他无悔的一生。解放后在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中,他一直从事物资供应和基本建设工作,在没有条件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凭着一腔热血,夜以继日,吃住在荒山野岭,先后投身于四个矿山的建设。在艰苦的环境里,为我们国家第一个铝厂提供了原料和物资保障,应该说祖国有色金属发展到今天有他们这一代人的辛勤付出和汗水。

3、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家庭。照片中我们家祖孙三代人,除了父母奶奶爷爷,还有我的姥爷,二位姨妈和舅舅。因为父亲是独子,奶奶爷爷四十几岁便从农村来到我们家,奶奶是个干净利索,心灵手巧的胶东妇女,整个大家庭的洗浆缝补,吃喝拉撒的事都是她来打理,父母恨不得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全都放在工作上。耳熏目染中父母和那一代创业人的优秀品质,逐渐融入我们幼小的心灵中和血脉中。母亲姐弟五个排行第二。由于父母很早就离开自己的家庭参加了革命,解放后,母亲就陆续把在威海老家生活的姥爷和姊妹接到我们家,逐个安排好工作,最后成家立业,都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前排三位老人从左至右分别是我奶奶,爷爷和姥爷,右一是我的舅舅。后排从左至右分别是我的小姨,母亲,大姨和父亲。最前面骑在儿童车上的是我的姐姐,那是1952年,我和弟弟还没有出生。

4、我出生于1954年5月1日,母亲说如果是男孩,小名一定叫“五一”了。这张照片是一岁时(左)与我大二岁的姐姐的合影。这是我最小的一张老照片,我们姐妹两个穿的花衣服和鞋袜都是奶奶一针一线精心缝制的。在五十年代中期的计划经济时代,生活一切都是那么朴素简单,我们家住房和所有的家具都是国家供给的,基本的生活用品满足后,人们也没有过多的利益诉求,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精神状态非常令人难忘。

  5、小时候我们没有父母的陪伴,那个时候501厂刚刚开始恢复生产,印象中他们每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我们几乎晚上见不到父母下班回家,清晨一大早他们又匆匆地早于我们离家上班。家里所有生活打理和对我们姊妹的照顾都由奶奶承担。晚上我们睡觉时奶奶坐在床前,带着老花镜,手里总是有做不完的针线活,在奶奶讲的那些久远的故事中入睡。早晨也是奶奶准备好早饭,再把我们一个个叫醒。冬天入睡前奶奶总是用热水袋把我们的被窝温暖,早起又会把棉衣棉裤在火炉上烤热。

  6、拍这张照片的时候,姐姐七岁,大弟弟二岁,我五岁,小弟弟还在母亲的肚子里。前排的老人是奶奶和小姨,后排从左至右分别是三姨,母亲和父亲。这段时间大姨已经和在北京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工作的姨夫结婚成家,姥爷和小舅随大姨迁往北京生活。三姨和小姨也进入了父母工作的501厂,后来陆续成家,三姨和小姨又调到了甘肃白银,同属冶金部的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于姓比较诗意的男孩名字(于姓好听的名字)-第1张图片

  7、1957年我三岁开始进入幼儿园,那是一个完全按照苏联模式建设和管理的幼儿园,每天早晚孩子们由幼儿园的专车接送,幼儿园的孩子们都是统一的服装,木板铺就的教室宽敞明亮,幼儿园的大院里有各种各样的娱乐设施,幼儿园的老师和颜悦色,现在回忆起来幼儿园的饭菜仍然余味悠长。那是现实版的共产主义生活。这是父亲为我,姐姐和邻家女孩拍的一张合照。父亲从事物资供应工作,常驻北京,是我们周围最见多识广的人,他适应时代发展变化,接受新事物特快,当然摄影也是为数不多的父亲所具备的能力。那是一个美好的时代,我们也度过了一段幸福快乐的童年时光。

  8、这张给母亲的照片是1965年拍摄的,那时母亲正在青岛参加山东省“四清工作组”,记得她们这个省委工作组的组长名字叫王磊。“四清运动”是指1963年至1966年,中共中央在全国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内容,一开始在农村中是“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中表现为“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父亲常驻北京,母亲在青岛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姐弟四人由奶奶照看,距离带给母子间的思念只有用照片来代替。拍这张照片时,为了让母亲更加放心的工作,奶奶特地给我们四个换上了崭新衣服。我特别奇怪的是当时的摄影师为什么把我们四个这样排列。

  9、1968年大院里一座大楼里的邻里小伙伴们也不忘记留个纪念。我们居住的大院是1954年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下,按照苏联建筑图纸建造的房子。在当地提及四合院也算是标志性建筑。四合院东西南北四座三层大楼,少则三个单元,多则五个单元,围成一个大院。在这个大院里一大批五十年代出生长大的孩子。那时候我们似乎什么事情都可以让自己觉得特别快乐。大院里的孩子们放学后围在一起写完作业,一起跳房,捉迷藏,打沙包,跳皮筋儿,做游戏特别开心。夏天大院里的男女老少都拿着蒲扇围坐在一起纳凉,我们一大帮孩子各显才艺,又唱又跳为大家表演着文艺节目。然后凉席一铺,通宵达旦。在四合院儿生活时的点点滴滴,常会在梦中缭绕,因四合院的名气,一些重要活动的游行都要从大院里经过。大楼建筑质量特好,直到本世纪初才被强制性的拆除,为此也遭到类似文物保护者的不少批评。当初大院里的四个女孩如今都当了奶奶姥姥。,徐萍姐妹仍生活在淄博,我和文洁在青岛生活。

 10、每当看到文革初期的这张照片,都会引发出那个时代我们家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命运多舛,尤其是十年动乱给国家乃至家庭造成了巨大创伤。十几岁的单纯与热情被卷入了一场滚滚而来的洪流,尽管照片留下了当年的芳华,照片的背后的灾难和痛苦却是不堪回首。和共和国的同龄人一样,我中学开始就赶上了动乱, 经历了国家的动荡,我的家庭同样经历了一场浩劫。父亲被发配到山西阳泉开发矿山,母亲被打成所谓的"走资派"游街批斗坐牛棚,全家八口人分居在山东、山西五地。为了避免奶奶、爷爷和姊妹受到走资派母亲的牵连,爸爸只把十二岁的我留在山东陪伴妈妈。看着妈妈被没完没了的批斗,几位好心的阿姨半夜把母亲送上去兰州的火车,在兰州姨妈家住了一段时间,转辗到了山西阳泉,没几天母亲在阳泉的信息被好斗群众发现,他们专门派人到阳泉将母亲抓回山东。在被押回山东的当天,不知情的弟弟听说母亲被抓走了,他们立即赶往车站,火车刚刚开动,两个不到十岁的弟弟沿着铁轨边跑边喊,不停地追赶着远去的列车。
2016年两个弟弟去太原办事,专门驱车绕道再次来到了这个在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但是在他们生命中却永远难忘的阳泉市白洋墅车站,看着南来北往的列车感慨万千。那时为了维持生活,爷爷带着十几岁的姐姐和幼小的二个弟弟,每天从陆家山顶步行到十几里外的河滩上,给铁路上砸石子挣钱。最小的弟弟偶尔贪玩,还会被大弟弟教训一顿。在山东家里同样厄运不断,母亲被批斗关进牛棚,家里只有我和回山东看望妈妈的小弟弟。在一个漆黑的冬夜,我们睡觉的房间里突然被二块砖头砸醒,顿时床上地下到处是玻璃碴,十二岁的我和七岁的弟弟被惊呆了。当时真的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勇气,当我拿着砖头即刻出现在造反派头目家里的时候,或许她女性的良心被唤起,来到家里帮助我们用面板和纸板挡住窗户的破洞,以御风寒。我用手中仅有的二元钱,换好了被砸坏的玻璃,剩下的八毛钱就是我们两个一周的生活费。家门口不时被贴满大字报,那些莫须有的罪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一张勒令,我们被从四合院的大房子赶了出来,深更半夜母亲拉着板车,我拉着畔绳,小弟弟紧跟在后面,载着家里不多的衣物搬家,路过南宿舍苹果园的狗一直在叫,吓得小弟弟直哭,就这样我们娘仨一步一泪地把家搬到了解放前日本劳工住的小瓦罐里。小瓦罐的房子,不足十平米,用半堵墙隔开,房屋昏暗潮湿,地面鼓起一个个泥疙瘩,睡觉的木床很难垫平,就是白天也要开着点灯采光。大年三十的夜晚,母亲又被拉去批斗,那时候雪特别大,我卷缩在昏暗的灯光下等她回家过年,看到母亲后,她刚毅的眼神和大义凛然的形象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中,瞬间的那种信仰和信念告诉了我她的坚强,我知道了在她的身边,我不仅仅只是陪伴,幼小的心灵中逐渐树立起了母亲高大的形象。也就是在这样一个残酷的政治氛围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我用每个月只有18元的生活费调理着我们两个人的生活,逐渐学会了蒸馒头,擀面条,摊煎饼和料理家务的基本技能,幼小的肩膀上分担着一个家庭的重担。

  11、1969年4月1日,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不久,母亲从牛棚里解放出来回到家里。获得了人身和政治上的自由。由于当时的通讯不便,第三天不到十五岁的我便只身从山东乘火车经德州转车赶往山西阳泉,向全家报告这一消息。过了一个月在父母分别三年后,我和母亲也迁往阳泉和全家团聚。父亲安排我在离家二十几里路的市里阳泉一中读书。501厂阳泉矿建在太行山脉一个叫陆家山的山顶上,没有水吃,矿山就建了一个大水窖,有专门的水车,天天从远隔二十里路以外的市里拉水,以供整个矿山工业和生活用水。因此,这辆水车也成为我往返市里与矿山的唯一交通工具。有时错过了时间,只能步行几个小时。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与这些当地的中学同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照片中的老同学也在我们分别四十年后,千方百计地找到了我,在2009年暑假,我再次应邀回到了山西阳泉与老同学相聚,也重返阳泉矿看了看那座在生命中度过艰苦岁月的矿山和我曾经居住过的小屋。文革结束后,父母得以平反,我们家重返山东,在刚刚团聚的那些日子里,只要全家人坐在一起,谈起文革中的遭遇,每个人尽管面带微笑,眼里却满含泪水,甜酸苦辣一齐涌入心头。

  12、1969年9月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毕业合影。记忆中照片里第一排的徐老师,马老师和郑老师。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感恩这些老师,尽管那时我们也常常走出校门,参加一些所谓的政治活动,但是我们在文革的喧闹中,跟着这些老师,重新坐在教室里,拿起书本,学习着本该早就掌握的初中高中的很多课程和知识。在这所学校里只有我们几个住校的学生,学校的食堂几乎天天吃的是粗粮,山西人能把玉茭面(玉米面)换着法的变换各种做法和口味的本领实在是让人折服。这也许是我这一生吃过的最多的玉茭面了,当时吃顿过油肉的菜,吃一个馒头都是非常奢侈的事情。直到四十年后在山西与中学同学们再次相聚,他们把当年我最想吃,最好吃的过油肉再次端上餐桌,我却再也无法找回记忆中的味道。在阳泉一中,难忘深更半夜我们在操场挖防空洞的场景,难忘阳泉街头我们拿着喇叭宣传中央关于山西问题的指示,难忘我们在火车站深夜值班检查不法分子,难忘民兵拉链我把“柳树”传递成“老鼠”,难忘学校食堂小黑板上经常出现的“煎饼卷大葱”的同学调侃,也难忘实验楼宣传栏上我们废寝忘食的画面,这一切的一切已经成为抹不去的记忆。尽管我在阳泉一中的时间不长,但它却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至今我凡是遇到山西的朋友,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告诉他山西是我的第二故乡。

  13、1970年底,父母落实了政策,除了姐姐作为知识青年留在了山西的大山里的农村以外,我们举家返回山东。当年我参加了工作,被分配在人人羡慕的501厂二分厂机修车间当铣床工。这个万人大厂的每个分厂职工都是上千人,二分厂是电解铝厂,因为电解车间里的氟元素影响女职工生育,电解车间全部是男职工,为数不多的女职工都在附属车间。我在机修车间师从杜恩祥师傅,贺长富是我们的车间主任,他也是我师傅的师傅。在行内他们都武艺高超,是技术革新的能手,他们钻研技术的精神和能力现在的年轻蓝领无法比拟(也或许时代赋予了现代人技术革新更智能的手段)。印象中我常常看到他们三五成群,讨论研究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或围绕在图纸前,或精工细作每一个零部件,那场景几乎刻印在我脑海里。在他们的影响和帮助下,我1976年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的入党介绍人是车间党支部耿万荣书记和班长耿殿礼师傅。

  14、七十年代初期,全国上下在大力普及八个革命样板戏,以推动文艺革命的发展。在政治挂帅思想领先形势要求下,501厂凭借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人才资源先后排演了《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等革命样板戏。在我参加工作的第五天,又被抽调《智取威虎山》剧组。令我震惊的是这个剧组强大的演员和乐队阵容。剧组主角全部AB角配备,乐队40余人,大多为高学历的人才。演员的唱念做打个个在行,舞美道具灯光高手汇聚。加之雄厚的物质投入,专业剧团的艺术指导赞赏之余,颇为羡慕。最初作为小常宝候选人的我,因为对京剧的一窍不通,只能作为群众演员。在剧组大半年的时间,我在这个集体中长见识,开眼界,受教育,丰富了人生的经历。也因为我的这张剧照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的使用和传播,在剧组成员分别半个世纪后,分散全国各地的演员在群里得以重逢,各个角色的扮演者纷纷在群里晒出了当年的剧照和近照,在积聚的照片中大家看到了彼此间发生的巨大变化,再次回忆起半个世纪前的往事。

  15、1971年4月,受组织的委派,《智取威虎山》剧组前往501厂阳泉矿慰问演出。阳泉矿离大寨几十公里,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在文革那个时代是最响亮的口号。去大寨参观学习,在当时是政治工作的需要。我们在大寨参观展览会,走进土窑洞,爬上虎头山,感受大寨人战天斗地的大寨精神。照片清晰地记录了当时大寨政治氛围。我们三人,有小常宝的扮演者(中)韩勇老师,李母扮演者(右一)杨秀明老师。现在她们分别居住在济南和北京。2017年杨秀明老师在看到我在网络上的文章以后,不仅表达了我们分别五十年的思念之情,还给我留下了她在北京的联系方式,我们在分别半个世纪后取得了联系。更使我兴奋不已的是,2019年在我出国旅游返回北京转车的的有限时间里,八十岁的杨老师特地赶到北京南站与我见面,实现了我们一直最期待的分别了半个世纪后的重逢。

  16、1971年秋单位开始筹备"淄博市一打三反巡回展览",我再次被调去工作。"一打三反"源于1970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国范围内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开展的一场政治运动。其内容是: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和反对铺张浪费。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就展览会的内容充斥着文革"极左思潮"。但就展览会技术层面的资料准备,版面布置到最后讲解,整个过程的参与我受益良多。

  17、 “一打三反”展览会从筹备到开展作为讲解员我们全方位参与。在很多专业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从采访,拍照,暗室工作,装裱展板,布展直至最后的讲解样样都干,有时一干就是通宵达旦。展览开幕后,各个单位无一例外地组织全体职工群众参观,接受当时的时刻不忘阶级斗争的教育。这是展览会全体工作人员的合影。

  18、展览会开幕前夕,企业主要领导前往展览会听取汇报并作最后的审查。照片中观众席的三位背影从左至右分别是时任党委书记王韬,后来他担任了淄博市的市长。厂长李宝石和于姓军代表。

  19、三位讲解员留念。韩华(右一)我们在本次展览会后,基本没有见面。直到五十年以后,才因为我的一篇文章用了这张照片使我们重新取得联系,她已经早年调离岗位,去了武汉直至退休。芦惠琴(中)的是我幼儿园的同学,我们一路走来,分分合合。一起参加工作,一起走进了不同城市的大学,毕业后又相约在青岛,甚至我们的后代,也不约而同的在加拿大学习和生活。缘分使我们直到六十多岁后,仍然生活在异乡的同一个城市。

  20、七十年代初是一个突出政治的年代,每逢节假日单位都要组织文艺汇演。每当这时总厂下属的十几个分厂和单位都要排练节目参加演出。我们二分厂女职工少的可怜,为了完成任务也必须动员一切力量上阵。这是1971年七月"庆祝七一"文艺汇演我们二分厂代表队表演的节目。尽管与专业演员相比动作差别甚远,艺术含量也不大,但是就其政治意义和宣传效果相当不错,这个自编自导的说唱节目,歌颂了当时企业工人在生产大会战中的精神风貌,表演者一个个那认真的神态透露着工人阶级的质朴与真诚。

  21、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人们,观念传统,思想单纯,人们衣着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灰白黑。这样一张所谓的艺术照片也专门找人把照片底板带到经济发达的上海,在上海最有名的南京路的友谊照相馆放大的。这也成为当年青年人中为数不多的值得炫耀的事情。23岁正值人生年华,一个充满着个性与张扬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着智慧与力量的时代。爱幻想,爱自由,爱探索,爱快乐。青春就像交响乐,奏响生命的绚丽多彩;青春就像剧本,演绎着缤纷多彩的人生;青春就像生命。从这张生日照片中透入出的清纯甜美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无法掩饰。

  22、这样的照片背景在当下不会被年轻人所青睐。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那时我们能够成为501厂的职工几乎是每一位年轻人的渴望,国营特大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无法比拟的。我们也的确把厂区和象征企业的大烟囱作为一种美丽,在这样的景致中拍一张照片,把它与自己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一起,是那时对美的理解及标准。

23、我们姐弟四人生在山铝,长在山铝。姐姐出生在1952年,属于老三届毕业生,她经历了上山下乡的锻炼,回城后她放弃了在阳泉市粮食局优越的工作环境,调回山东,从会计岗位学起,经历了自学成才的种种考试,自强不息地取得了会计师的资质。我出生在1954年,有幸在参加工作六年后,进入了大学的校门,从山东大学毕业后再次进入大学工作。大弟弟出生在1957年,作为知识青年返城后,就业于化工企业,用勤奋好学形容他再恰当不过,凭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与工作,从一名技术工人走上了企业的领导岗位,最终成为这家上市公司的老总。小弟弟出生在1959年。到农村当了二年知识青年,就业到电力公司,后因为父母身边无子女调入山铝,直到退休。他在家里虽属老小,但由于他自身的努力和坚持,不断给我们这个家带来成功的惊喜,同样成为父母的骄傲。

  24、春天孕育着希望的生命,我们觉得这个时期公园里更美,池塘边的柳树,纷纷抽出了黄绿的柳丝,枝条随风飘动一派生机勃勃的图景,约好姊妹四人和报社的摄影记者张凤瑞叔叔,给我们留下了这张照片。这张我们在张店公园拍的照片,成为我们四人青春时代最美好的回忆。当年姐姐刚刚从山西调回山东得以团聚,两个弟弟还是附近农村的知青。现在我们都六十岁多了,在每个家庭都重要位置都会看到这张放大的黑白照片,这是侄女许璐将老照片修改放大后送给我们每个家庭的礼物。

  25、七十年代初正值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同时也是我们国家计划经济时期,人们思想保守,商品匮乏,那时所有的年轻人以清一色的工作服和的确良相伴。洗的发白的劳动布工作服上衣,的确良布裤子,脚穿一双北京产的白塑料底黑条绒布鞋,就是当时最时尚的搭配。在那个用票证购物的年代,在那个追求美丽的年龄,能有一件不一样的衣服是很多年轻女性的渴望。那时所有的毛衣毛裤都是亲自动手编织,而且千方百计花样翻新,这件我亲自动手用白绿色毛线织成的"太阳花"的毛衣当年成为我的最爱。我和许多爱美的姑娘一样,用专门的笔记本记录下许多各种花样的针法,也曾经有看着电影,二个小时织完一两毛线的记录。我的这件毛衣织成后,至少有六个同伴穿着它拍过照片。

  26、姐姐比我大二岁,因为我个子比姐姐长的高,从上幼儿园开始,我们俩个就像双胞胎一样长大。姐姐是六八届的毕业生,作为知青经历了上山下乡的摸爬滚打,经历了重返回城的文凭恶补,经历了改革开放后企业改制和重组。自己的命运大半辈子交给了变革中的国家,改革开放初期,在那个看重文凭的年代里。她以契而不舍的意志和不断的追求,克服了种种困难拿到了自己手中的那张文凭和会计师的资质,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有了从淄博市调往青岛市工作的机会。看看照片中我当时背的背包,冠以不是很雅的名字~马粪包,因形状似马桶而取名,只有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才熟悉它,在七十年代初也是流行一时。

  27、我在山东铝厂工作期间,单位有个不大的广播站,广播站在厂宣传科领导下,我是业余的广播员。七十年代初企业经常组织生产大会战,生产拉练和各种义务劳动。我的任务就是天天负责组织宣传稿件,播出的内容更多的是厂里自己的新闻,会战捷报和好人好事。我的直接领导是宣传科长名字叫王克仁,在此期间我向他学习了很多关于宣传工作的知识,也得到他许多关心和帮助。

  28、广播站里的播音设备是老式的电子管扩音器,电唱机,各种胶木和塑料唱片。那在当年都是非常时尚的,这种老式唱片是先把声音的振动属性记录在唱片上,我们在放音的时候,就把唱针放入槽中,当唱片转动的时候,唱片上的槽子就会迫使唱针振动起来就有了声音。然后将唱针的这种振动声进行放大再通过喇叭传递出去。当然在那时能够亲自操作它也是非常有幸的事。那个时候经常播出的文艺节目是现代京剧八个革命样板戏,毛主席诗词和革命歌曲。也就是在这个小小的广播站中,使我不断地学习了新知识,新技能,开阔了视野。

  29、宣传工作为当时年轻人提供了锻炼和提高的平台,单位大门口的一排黑板,一个车间一块。从稿件准备,黑版布局,图案美化,每周更新,重要内容实时更新。这里不是战场胜似战场,无形的比拼非同一般。当年凡参加过此项工作的想必感同身受。那是政治运动特别多,对宣传工作也特别重视。常常是前面的同事先把零号的大红纸贴在墙上,我们就紧接着在上面写下大标语口号。在车间的墙壁上,厂房的道路边都留下了我们用油漆写下的类似"抓革命促生产"的手迹。在历次生产拉练和大会战中,《战地快报》应运而生,除了白天参战,每天下班后我都要把当天的会战的情况,好人好事收集整理带回家。晚上一块钢板,一张蜡纸,一把铁笔就成了《战地快报》的武器,在有条纹的钢板上书写和编辑好文章,常常一干就是后半夜,母亲也会在这个时候悄悄地送到房间里一碗热腾腾的夜宵。第二天一大早赶到单位,把刻好的蜡纸用油印机推印在一张张白纸上,等所有的职工上班时,每日的《战地快报》就会出现在会战的现场。那个时候的宣传工作对于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大干快上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我刻钢板的仿宋体和排版技术就是在那段时间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0、每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企业评选先进生产者已经成为惯例,这是一张曾经在厂里宣传橱窗展出的先进生产者照片。拍照前身穿工作服,头戴工作帽的我,从车间被宣传部门的人叫到会议室,找了一本当年最重要的《红旗》杂志拍了这张照片,从不自然的神态流露出了摆拍照片心中的不安。

于姓比较诗意的男孩名字(于姓好听的名字)-第2张图片

31、1974年毛泽东针对苏联欲对中国实施战术核打击的图谋,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九字方针,在当时也被定为九字国策。根据这些精神,全国广泛地开展了群众性的挖防空洞和民兵训练活动。厂里的武装部从各个车间抽调人员,十天半月的时间,脱产集中训练,不仅仅是队列训练更多的是实弹射击训练和考核。记得当时的实弹射击训练用的步枪是三八大盖和7.62型。图为在电解铝厂整流所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参加民兵训练。

  32、这位王姓师傅她的爱人是我们当年的领导,杜连方书记,当年在厂区路遇拍下了这张照片。她这辆28式自行车是那个时候必备的交通工具,车辆上自制的小孩座椅非常简陋,它是一个时代的印记。501厂二分厂主要生产电解铝,因为电解厂房的氟元素对女性生育的影响,南北电解铝厂房工作的都是清一色的男性,他们每个班有二角钱的生活补助,当时称为吃保健,在当时算是很高的福利。当时就女性工作强度而言,企业流传这样一句话:重工业女性不重,轻工业女性不轻。记得在学徒期的里,我们机械工种的学徒工资,第一年是19元,第二年21元,学徒期为三年。

33、1974年春秋,501厂的执政者突发奇想,在离厂区200公里以外的潍北农村种植水稻,以解决职工大米供应不足的问题。于是各个分厂分片包干,在潍北大片的盐碱地上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水稻种植的大生产,从厂里拉去需要的设备,置办齐种植水稻的农机具,盖起职工居住的宿舍,建起了集体食堂,企业的职工轮流分批进入农场。以往在电影荧幕上绿油油的稻田,黄澄澄的稻穗,脱粒机旁的姑娘,丰收的田野,一幅幅美丽的景象似乎就在眼前。插秧的季节我有幸随领导前往农场慰问职工,在农场的几天里,亲自体验和学习了插秧的过程后,那绿油油的稻田完全被插秧的辛苦所颠覆。随之而来的却是稻田里刺骨的泥泞,不时钻进腿里的蚂蝗,永远插不尽的秧苗,直不起的腰身,好似遥远的地头。秋天到了稻子收割的时候,也轮到了我去农场的劳动。带着稻谷丰收的美好景象和喜悦,一头扎进稻田,始料不及的是割稻谷比起割小麦可难多了。没割几下刚刚磨好的镰刀就被稻秸磨钝,割下每一把稻子都极其费力,手指肚被像砂纸的稻秸磨的渗出血水,疼痛难忍。成捆的稻子静静地堆在脱粒机旁,每当脱粒机响起,稻芒直往脖子里钻,手中的稻把根本不听使唤。以往照片里脱粒机旁那幅漂亮的风景早已云霄之外。经历了半个月的稻收季,品尝了秋季的艰辛和不易,结束劳动后带回家的不仅仅是几穗丰硕的稻谷,是终生难忘的回忆和对粒粒大米的敬畏。

34、闺蜜~李莉。她曾经在化验室工作,是我们除了工作以外,无话不说的闺蜜。不管我们在谁家都可以吃饭和睡觉,在物资流通匮乏的年代,我们那时就会托人从上海天津或北京买来相同的入时服装,让其它同伴羡慕不已。这张照片我们里面的衣服是从上海带回的花布中西式棉袄外衣,衣领处翻出的是的确良假领子,那是当时很多女性的必备,我们两个相同的外套就是从天津买回的黑灰色纯毛花呢大衣。

  35、这也许是非常有时代感的纪念照。七十年代初期,我们这个年龄的女孩子,几乎每人都有一张类似带着围巾的照片。当年我们的工资二十三元,买这样一条纯毛围巾需要十五元,近一个月的工资。在凭票证购物的年代,就这样也不是容易买到的。那时天津的羊毛纺织品在全国是非常有名的,当然得到一条天津产的桨黄色纯毛围巾是不惜一切代价的。半个世纪过去了,至今这条纯毛围巾在冬季的寒冷天气时常也会戴在我的身上。这是在当年离家十几里路以外是市里最好的照相馆~淄博市三马路上的工农兵照相馆拍的照片。用现在的审美观念看,的确有些俗气,但在当时不失是一种时尚。在爱美的年龄段,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给自己留下一个喜欢的照片,现在看来是对过往青春的最好纪念。

36、我和逄志一同在二分厂工作。二分厂的位置在崔军公社附近,是距总厂相对独立的一个厂区,离家属宿舍的距离也相对远一些,职工上下班除了步行就是骑自行车。我们是上下班的同行者。当年父亲给我买了一辆永久牌2.6型钢丝闸坤式自行车,每当下班后都会用棉纱机油把车子保养的油光铮亮,有时还会故意在下班的自行车队伍中多捯几次脚踏齿轮,让大家听到齿轮链条发出的流利的声音,以炫耀自己心爱的坐骑。在参加工作六年后,母亲到外地出差半夜三更回家,给我带回来一块瑞士产的"梅花牌"手表,当我还沉浸在无比喜悦中时,突然家里的厨房内锅碗瓢盆开始叮当作响,传来了唐山大地震的信号。

  37、师妹~孙绍莉。她晚我几年进厂,我们同跟杜恩祥师傅学习铣床。我是机修车间的团支部书记,她是团支部的组织委员。相同的追求与价值观念使我们不是姐妹胜似姐妹。军人家庭的根红苗正和她自身的不懈努力使她进步很快,后来她调到区劳动局工作,直到退休。在我们相识相知的半个世纪中,至今我们保持密切联系。

  38、这是我和发小专门去501厂机关大楼前拍的照片。那时候觉得厂部机关的三层办公大楼内外太美了。楼外环形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环形路中间分布对称的水池显露出倒影,道路两边均匀矗立的白色华灯格外醒目,楼内宽敞明亮的走廊,安静整洁的办公室,与生产车间相比这里仿佛就是最美的景点。自己曾经无数次羡慕从机关大楼走进走出的那些女士。记得一个周末,在做好各种准备后,我们在总厂办公大楼附近,用海鸥牌120相机拍了一组的纪念照片。

  39、1974年20岁的我跟随企业的一个特殊公务事件第一次来到向往已久的北京。雄伟的紫禁城、宏大的天安门广场在我面前显现出 她的庄重威严。文革中祖国的首都在当时年轻人心目中无比高大雄伟,能到北京能站在天安门前留下这样一张照片渴望已久。我们还是利用这个机会,马不停蹄的,走马观花的去颐和园动物园。第一次进京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第一次站在雄伟的天安门广场,第一次游览了皇家园林,第一次走进了冶金工业部,第一次知道了国务院办公厅的接待处,第一次看到了王府井大街的繁华与喧嚣。

  40、1974年第一次进北京,想去的地方,想看的东西太多了。记得在有限的时间里,马不停蹄的赶往颐和园。从不大的园门进入,若大的园内以佛香阁为中心,亭、台、楼、阁、廊散布其中,雕龙画柱目不暇接。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有的精致玲珑,有的蔚为壮观,游船穿梭在波光粼粼的昆明湖中,莫大的颐和园显得更加鳞次栉比美不胜收。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拍下了这张照片。后来几次到北京中央党校听课,在这个位置回忆初次看到颐和园的感觉,回想起难得的这张照片。

  41、1974年三八妇女节,我被评为这个万人企业的先进女职工。工会组织了座谈会,企业的分管领导和先进女职工参加。当时的总厂党委副书记刘洪喜(中排左3)政治部主任徐竟生(中排左4,我同学徐晓村的父亲),工会副主席吴美贞(中排左5,我同学陈群燕的母亲)。之所以说山铝是特大企业,它除了有万名以上的产业工人外,简直就是一个小社会。它不仅有自己的四个子弟小学,三个子弟中学,还有自己的职工大学,家属工厂和附属医院。我有很多同学一家三代都为这座具有光荣传统的老军工企业奉献了一生,当然老军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就这样一代代的延续下来。

  42、机修车间团支部的年轻人。年轻的面孔,年轻的团队,扑面而来的是蓬勃的青春朝气。作为机修车间团支部书记,我和他们一起度过了难忘的青春时光。这是1976年10月,在我上学前大家为我送行的合影。那时团支部的小伙姑娘,在厂里特别活跃,大家把吃苦当作一种对自己的锻炼。每天都是最早来到车间,在班务会开始之前已经为机床设备加好油,为师傅准备好中午饭,为大家打好开水。每当冬天遇到大雪都是早早来到厂里,扫干净路上的积雪,然后用冻红的双手和笑脸迎接同志们的到来,至今那一幕我记忆深刻。当时青年突击队和义务劳动就是团支部的代名词。在艰苦的劳动锻炼中,他们从不偷懒,从不怕苦怕累,从不甘心落后于他人。电解车间会战,突击队的姑娘们,抱着超过自身体重的电风钻清理着电解槽,那种火热的劳动场面令人记忆犹新。团支部的青年突击队力所能及地通过义务劳动承担起许多维修工作。我清楚地记得在毛主席和周总理去世的当天,大家都不约而同来到车间,开动机床及设备,一边听着收音机里的讣告,一边流着泪挑灯夜战,默默地化悲痛为力量。当年与我同期的各车间团支部书记有,南电解铝车间的团支部书记宋文清,北电解铝车间的团支部书记刘云鹏,后来听说他们都成为山铝总厂的领导。

  43、第一次接触和亲自操作一台德国进口的135相机,尽管对相机的所有参数设置一窍不通,还是装模作样一番。这是张凤瑞叔叔给我拍对照片,现在看来非常有纪念意义,它不仅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青春年华,从此启发了我对后来喜欢摄影的极大兴趣。

  44、这是1976年8月份在宣传部拍的照片,我手中的《人民画报》时间节点在1976年第七期。封面的信息已经可以看出1976年当时北京的政治氛围。1976年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1月8日周总理在北京逝世,人民群众为悼念周总理、拥护邓小平,掀起“四五”运动,在北京天安门发生抗议‘四人帮’事件。7月8日朱德委员长逝世。7月下旬中国河北省唐山地区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造成二十四万多人死亡,十六万多人受伤。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逝世。10月6日 “四人帮”被逮捕并接受隔离审查,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人民画报》是我国第一家大量使用彩色胶片和实现彩色印刷的期刊,制作非常精良。第七期封面登载的是天安门群众悼念周总理的照片。

  45.、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唐山一场7.8级地震,瞬间造成有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遭受灭顶之灾,24.2万人死亡。山铝医院承担了救治40余位地震伤员的任务。在那个年代,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铝厂党委高度重视。不仅在物质上给予无条件的支持,为及时通报救治工作情况与信息,特别成立了一个报道班子,总厂宣传部副部长李治秋为组长,我和四分厂小王(记不得他的名字了)参加的《抗震救灾简报》报道组。并为我们专门制定颁发了特别通行证,在铝厂医院戒备后的伤员病房内外穿梭,及时通报救治工作的情况。《抗震救灾简报》组的成员,圆满完成任务后,我和小王也即将离开山铝。1976年10月我到山东大学学习,小王也去了北京钢铁学院。大学毕业后,我被分别配到青岛的一所大学任教。从此山铝成为我一生中的难忘记忆。

46、文革结束以后,母亲在摘掉所谓走资派的帽子后,重新安排了工作。她又一次坐在了501厂党代会主席台上。她说起这次党代会,她无意中说到晚上淄博市艺术团的文艺演出如何精彩,她差一点错过。问起原因,原来是她在看演出的途中遇到了一个没有票的同事,她推辞自己有事把票让给了她。当秘书处再次给母亲一张更好排座的票以后,她又把好位置换给了那个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文革中曾经无数次批斗过她,亲自去阳泉把她抓回牛棚的那个造反派的头目。我听了以后说,你忘记了文革中她是怎么对你的?我把票撕了烧了也不会给她。母亲莞尔一笑,她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原谅并接纳着不同观点的这位同是文革中的受害者。每当我回忆起这件事,母亲的做法令我我肃然起敬。她的人格魅力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和称赞。她离休以后,过去曾经批斗过的人,有的成为了她的朋友,有的常去探望,有的常常把自己家新出炉的蛋糕送到她面前。有更多的老朋友直到现在见到她以后,握住她的手流下感激的泪水,因为母亲曾经不辞辛苦地,为这个企业的几百名家属转为正式的国家职工,使她们晚年有了生活的保障。

  47、1976年10月作为最后一届工农兵大学生,我们当时唱着:“带着工人阶级的嘱托,带着贫下中农的期望,带着革命部队的传统……”走进大学的。每当唱起这首歌,内心总有一种冲动,这样的词句、这样的旋律,只有我们这样的过来人,才能感受到其所代表的那个时代,感受到那个时代如在眼前的生活,感受到那个时代跳动着的脉搏,感受到那已经逝去的青春岁月。“人民送我上大学,我上大学为人民”是当时我们的肺腑之言。进入山东大学的第一天,开启人生的重要转折,所有的信息和证件都是这样子。23岁的年龄,1.67的个子,腰围1.8尺,48公斤的体重。忘不了,这件灰色涤卡衣服是当时我从商店买了二块布头,找裁缝师傅裁剪好,一块做了衣身,一块做了袖子,自己亲自用缝纫机缝制的,稍微有点的色差就这样被掩盖了。穿着它走进了大学的校门,这成为我青春期一段最难忘的记录。当然,最重要的是从今天开始,经过了大学的学习,决定了我一生命运的改变。

  48、山东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29名同学的合影。我的大学是最美好的年华,最宝贵的时光,最美丽的遇见,最纯真的友谊,最难忘的瞬间,最永恒的纪念。在那个年代,大家都穿着中性单调的衣服,朴素简单纯真善良但却透露着对知识的尊重和渴望。物理系当时在位于济南历城区的洪家楼。在这个校区里除物理系以外还有外文系电子系和生物系和校部机关,其余的院系和学科都在位于济南的东部新校区。学校的大门朝西,一条东西路贯穿其中。

  49、我们学习小组的全体同学也是被全班同学认为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小组。其中迟洪广同学考入本校本专业研究生继续深造,后到作为学者美国加拿大工作。张华良分配到莱阳农学院,吴泰昌和王志和分配到当时的昌潍师专任教。刘林生回到德州地区乡镇企业局,王曙光当起化工部第二建设集团中专学校的老师,王佃芝在安丘电视台工作,杨乐慎在胶南县政协工作,张守华在昌邑有了自己的企业,我分配到山东纺织工学院担任教师。

  50、1977年十月一日前,我们专业在校内劳动一周,任务就是修整学校的主干道路。劳动结束正逢国庆休息,部分同学一合计去爬泰山,在济南上过大学的学生,好像最兴奋的事就是能够爬上泰山。济南距泰安乘火车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晚上出发,半夜11点赶到泰山脚下,徒步登山,赶在日出前到达山顶,观日出后下山。开始的队伍心劲很足,夜色下看不到人影,只听到同学们嬉笑声,偶尔还能听到野兽的嚎叫。从中天门开始,随着攀爬高度的上升,爬山的速度也慢慢缓了下来,队伍也慢慢拉开了距离,尤其是快爬到南天门时,女同学中已经有的腿如面条,开始在男生的搀扶下,逐级缓慢前行。爬山过泰山的人都知道,南天门是泰山最难爬的一段,不仅山高坡陡,台阶最多。爬上南天门就等于登上了泰山。我和李炳英几个女生咬紧牙关,四肢并用,相互鼓励,暗下决心,坚持不用外援。爬到南天门后,尽管腿都不是自己的了,望着一览众山,内心那种战胜自我后的喜悦无比。回到学校一周后,酸疼的腿才逐渐好转。

  51、此处是泰山石刻,它涵括了整个中国的书法史,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形变神异、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书法艺术在泰山主要以石刻形式保存下来,其中大部为自然石刻,少量为碑碣。泰山石刻源远流长,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现存碑刻500余座、摩崖题刻800余处,碑刻题名之多冠中国名山之首,成为一处天然的书法展览,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凡是徒步登上泰山的人都要在此留念。

  52、在济南读书期间,记得一个周末,师妹孙绍莉到济南看我,自然要带她在济南的名胜古迹走走看看。大明湖离学校最近,夏季也是大明湖最美的季节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赞美的是济南大明湖的美景。湖畔的杨柳抚摸沿岸低垂,片片荷花绽放在水清见底的湖面,我们泛舟其中,也成为夏季大明湖中的景色,好不惬意。

  53、李炳英是大学同学中经常在一起的同学之一。她是一个生活在山东滨州的南方女孩。她学习成绩优秀,性格开朗,心灵手巧。毕业后就职于山东理工大学,因为同在高校工作,也有了几次见面的机会。

  54、大学同学中,秦宏伟不仅学习好,特别有文艺范,上学前她是山东大学物理系的职工,毕业后她留校任教,由于她在学术界的特殊贡献,如今已经是山东大学物理学院的博导,成为我们班最有学术权威的专家级人物。

   55、进入山东大学的第一年,姐姐到济南看望我。这是宿舍楼下的一个小型花坛。说是花坛实际上是一颗四周围起的一颗松树,凡是到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的,这似乎就是一个景点,都要在这里拍下照片作为纪念。

  56、张穗(左一)王琛(中)是我们同级压电专业的同学,张穗来自广东,王琛来自北京。张穗不仅是山东大学篮球队主力中锋,还是田径健将,她为山东大学争得不少的荣誉,毕业后留校任教。王琛是个傻大个,什么体育活动都是门外汉,特别单纯善良。王琛毕业回到北京,后来去了日本。在日本期间还有过书信联系,再后来也不知道为什么信息中断,直到前年我应邀加入压电专业的微信群,才知道,她与班里其他同学也没有任何联系。这是大学期间我们一同在济南趵突泉公园。

  57、梁禾是我大学期间最要好的同学,与她的缘分,源于很多的相似和相同。我们同是姊妹四人,排行老二,生日同月,同天入党,很多相同爱好。因为她父母都是山东大学的干部,她的家离学校很近,自然我有了近水楼台的照顾。在黑白电视还很少的年代,去她家看电视自然能够度过一段很幸福的时光,在同学们餐桌上天天同一个菜的年代,偶尔也会去她家吃一顿她妈妈烧的淮扬菜。所以这些都成为大学时代很奢侈的待遇,也成为值得回味的事情。毕业后,她再分配和我一所学校,不久她随丈夫陪读去了美国,在美国生活多年后又移居到和我儿子一个城市的加拿大多伦多。更没有想到的是,在我们分别三十几年后,多次在多伦多重逢。

58、大学时代的女生总是充满了活力和好奇。在七十年代,能够当一名女兵是每位年轻女性所向往和自豪的事情。梁禾,张云和我,找到机会借来当时的“六五式”女兵军装,留下这张永久性的纪念。尽管我们没有了当兵的机会,穿上当年“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的军装,自己的心理得到一份满足。我自己常常想,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当兵的经历,这份遗憾也成为了终生的遗憾。

  59、1978年暑假这是我第二次到青岛。第一次到青岛是1966年,当时作为十几岁的红卫兵了参加革命大串联,出发前一个个信心百倍,对前途充满了向往与憧憬。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举着红旗浩浩荡荡步行踏上征途,谁料到在步行了40公里后,这些还是孩子的红卫兵一个个疲惫不堪,无奈从周村就坐火车去了济南。在济南解放桥附近的七中参观了所谓破四旧立四新的成果,而后坐火车去往青岛。当时全国红卫兵大串联如火如荼,铁路交通对红卫兵全部免费,各火车站都设有红卫兵接待站。在济南到青岛的车厢里,走道中间站着的,行李架上挂着的,座椅底下躺着的都是串联的红卫兵,我们就在这样的夹缝里好不容易熬到了青岛。刚一出站,满眼的红旗飘飘,一个身穿绿军装戴着红卫兵袖章很漂亮的大女孩正唱着:“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从草原来到天安门,无边的旗海红似火,战斗的歌声响入云!……”。原来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在演出。通过红卫兵接待站把我们安排在火车站附近的青岛上海路小学。然后便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当时的青岛海洋大学串联,记得只是抄了满满的一本大字报。这次暑假的青岛之行,才算真正参观了青岛的名胜古迹,还随海边长大的孩子们一起体验了挖蛤蜊的愉快生活。使我没有想到的是一年后我的工作生活将和后半生与青岛这座城市结缘。

  60、我们76级大学生是文革后最后一批工农兵学员,在校期间正值恢复高考和高等教育大调整阶段。往届教学大纲中学工学军学农的所有内容全部取消。在恢复和不断调整中完成了大学学习。我们毕业前已经是与恢复高考后的77级78级学生同时在校,可见大家的学习压力巨大,就这样我们有四名同学考取了当年的研究生。离开学校时学校竟然没有为我们这届同学举行毕业典礼,至今感到十分遗憾。即便是这样,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节假日的活动也非常多。记得一个五月我们心血来潮六个女生一起编排了一个喜庆丰收的舞蹈,参加了学校的文艺汇演,还真是迎来不少同学们的喝彩。参加这个节目的有秦宏伟,梁禾,张云,李炳英,郑怀菊和我。因为学校太大,各系都有自己的食堂,每顿饭全系的同学都是一样的饭菜,各年级各专业按照学习小组分桌,完全是部队的模式,每桌一个盛菜的盆,一个盛饭笸萝。开饭时,食堂的师傅就会分别把饭菜分好,值日的同学再按人头分到各自的饭碗中。那时候一份菜大多是五分钱,偶尔也会有带工资上学的同学买个小吃奢侈一下,会引来不少同学羡慕的目光。

  61、山东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76级的女生。后排(左)曲素梅,(中)张守华(右)李炳英 中排(左一)王佃芝(左二)张云(右二)梁禾(右一)秦宏伟 前排(左)王曙光(中)金桂英(右)我。我们从入校时,大家就住在一个房间,尽管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大家非常珍惜学习机会,珍惜在一起的大学生活。毕业前我们留下大学时代“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的青春年华。只有我们这样的过来人,才能感受到其所代表的那个时代,感受到那个时代如在眼前的生活,感受到那个时代跳动着的脉搏,感受到那已经逝去的青春岁月。

  62、1979年7月份就要离开学习生活过的山东大学。那时候毕业后都统一分配工作,除为国家个别部门代培的或少数留校工作的,基本上都哪里来回哪里去,即部队来的回部队,工厂来的回工厂。不管到哪里工作,大家都心甘情愿,愉快服从,没有人走后门、托关系、搞不正之风。我国从1966年停止大学招生到1977年恢复招生,是工农兵大学生填补了这十年知识的空白。在改革开放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项事业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之时,“文革”前“十七年”培养的老大学生在数量上已远远不敷需要,而“文革”后的新大学生还需要在实践中磨练。十年来先后毕业的百万工农兵大学生,他们胜任工作快,奋斗在科研生产等岗位的第一线,成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和极少数的几个同学被分配到急需师资的省内高校,我被派往驻青岛市的山东纺织工学院工作。带着对新生活的期待和新的工作岗位的召唤8月将去青岛报到。

  63、1979年8月拿着山东大学的派遣证来到青岛。当我找到山东纺织工学院的时候,被这所袖珍式的大学惊呆了。六十亩地的校园里有好几处在建工程,校部机关是一座德式小楼,学生进出在正在扩建的教学大楼里,学校的实习工厂里和德式小楼的地下室都有学生的教室,十多分钟你就可以走遍整个校园。学校的大门朝西,正对着青岛弘诚体育场。这样的大学与山东大学不可比喻。可是当你走近它,了解它就会刮目相看。这是与79机织专业的新生在一起的合影。

 64、到山东纺织工学院报道后,我被安排到物理教研室,对于刚刚升为本科高校的学校来说,对人才的渴望显而易见,但是使我始料不及的是仅仅在物理教研室呆了几天,又把我派往纺织系担任第一届辅导员。纺织学院的纺织系是个大系,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我刚刚来到一个陌生的院系面对的是七七级,七八级,七九级三个年级的本科生,还有在学校升本以前二个专业的中专生。面对一个需要全面复兴刚刚升入本科的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工作的强度和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直接领导我的是党总支书记范育才老师,一位部队海军转业的年富力强的干部。我在纺织系的职务是学生党支部书记,纺织系团总支书记,辅导员还有七九级棉纺和机织两个专业的班主任。在经过了一年和学生们的同吃同住同快乐的难忘生活,非常艰苦,非常忙碌,非常充实,非常快乐,也非常难忘。

  65、这是与即将走向社会的78级党员合影。当时的山东纺织工学院党委李镇书记,纺织系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纺织系全体学生党员。李镇书记是老红军,文革前曾任青岛市委宣传部长,后担任过山东省委秘书长和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有经验,懂教育,有魄力。在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时候,他从山东大学调入山东纺织工学院担任党委书记兼院长。那时是学校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学生在正在扩建施工的教学楼里和附属工厂里上课,简陋的学生食堂和操场仅仅满足基本的生活和锻炼需要,学生宿舍也是一个大楼男女生分层住宿。但是学校的风气特别好,师生关系,干群关系密切至今难忘。这张照片中大多是即将离校的78级学生党员。目前照片中已经有三位领导和二位同学离开了我们。

  66、在纺织系担任辅导员一年后,在1980年的暑假,一纸任命,我又被调入了学校团委书记的岗位。应该说知道这一消息的时候心中喜忧掺半,喜的是我一年辅导员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认可,忧的是新的工作岗位具有更强的挑战性。当时直接分管我的学校领导是刘志信书记,好在学校的各位领导非常重视共青团工作,给予了我更多的关心与支持。好在当时的同事赵先星。栾文杰,刘建础和杨敏给予了我很多的支持与帮助。第一届学生会干部有经验,有能力,有担当,把学生会的工作做的风生水起,架起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四十年过去了,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至今使我难忘。首届学生会主席焦真,副主席周国安,黄建华,楼伟烈,黄祖林。

  67、这是和纺织工学院第一届学生会主席焦真的合影。焦真是七七纺织专业的学生,我们不仅是师生关系,更像姐妹。截止目前她是学校学生会历届主席中唯一的女性。她政治素养高工作大胆认真,非常有凝聚力,是我工作中的好伙伴。她毕业后分配到山东纺织研究院,后担任了院领导,毕业四十年了,我们一直保持紧密的联系和小聚。最近她发起的山东纺织工学院首届学生会成立四十周年聚会,把分散在加拿大,澳洲,德国和祖国各地的学生干部聚在青岛,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惊喜,她的组织能力和人格魅力可见一般。

  68、王正源是七八级纺织系棉纺二班的学生,由于出色的嗓音被选为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学校广播站由宣传部主管,广播站跟团委办公室离的最近,广播站的很多工作与团委学生会的活动密不可分,所以我们之间大到广播站的工作,小到个人生活的交往很近。毕业后她被分配到青岛纺织学校,后调入山东省纺织干部培训中心。1993年全国高校兴起的合并风,我们又合并为一个学校。

69、在青岛生活的人,大都有这在栈桥的照片。八十年代初,外地到青岛工作的人并不多,记得那个时候,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青岛人多少都有些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使他们对外地人包括省会济南都有些不屑一顾,刚到青岛工作的时候这种感觉非常明显。80年代中期开始,青岛市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大量从外地引进人才使得这座号称东方瑞士的小城迅速扩张,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开始转变,敞开心扉接纳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智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开放。直到如今一座充满开放现代活力和时尚的城市越来越展现出它的魅力。

  70. 照片中的同事是我到青岛工作以后最初的合作伙伴。这是一次团委组织学生干部春游八大关活动,我们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几十名学生干部到了青岛最著名的前海一线。我的前任曲明业(中),还有机电系辅导员赵先星(后),纺化系辅导员栾文杰(右)团委的刘建础(左)。

  71、青岛八大关小礼堂这是八大关中最具有标志性的建筑,记得在这次春游前,为了解决学生的一顿午餐,活动前我们与学校食堂约定好了由他们协助送饭。地点就在八大关小礼堂的门前,炊事员临近中午准时到达。那顿饭当时把同学们吃的美极了,其实就是每人二个肉包子。要知道,八十年代初,学校食堂一个菜只是五分钱,吃个包子就像过年一样。为了避免拥挤,辅导员要提前规定好各系及班级吃包子的时间,在一周内轮流排队,吃包子的时候还需要学生会执勤。看看现在的学生食堂应有尽有的各式饭菜琳琅满目,就怕你不去光顾。学生食堂的变化实在太大了!

  72、青岛的中山公园设计者在一片绿树成荫处安放了这样一座凉亭式的白色小景,为整个绿色点缀的恰到好处。春季一到中山公园的热闹非凡,很多年轻女士打卡的位置。凡是青岛五六十年代的人家中绝大多数会有这个位置的照片,如今看来它已经被远远的边缘化了,被整个公园那些更现代更时尚的雕塑所替代了。

73、在纺织工学院工作的前几年,我和几个外地的单身老师周末休息时,就会经常去海边八大关或中山公园。那时胶卷的相机并不普及,会使用的人也不多。但是作为物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这就是基本功了。1981年在北京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工作的姨夫,到青岛参加一个文化部的会议,带给我的礼物竟然是一盒电影胶片。令我喜出望外,于是我自己用黑红面部制作了暗袋,节假日就提前把胶片装入暗盒,周末几个朋友相约到处拍照,回校后便钻进公安处的暗室,不一会所有的胶片就神奇的变成了照片,于是我便留下了当年许多珍贵的资料。这是大姨和姨夫在青岛参加会议时,我们在中山公园的合影。

  74、这张照片是1981年学校领导接见参加青岛市大学生运动会载誉归来的全体代表的合影。这些运动员都是77级,78级和79级的在校学生,那时学校并没有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参加市大运会的运动员都是从学生中选拔后加以训练,参加比赛。这次市大运会山东纺院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回校后学校领导全体出面接见运动员教练员。参加接见的时任学校领导有党委书记兼院长李镇(二排中),副书记刘志信(二排左四),副院长王从周(二排右四),副院长顾淞(二排左三),副院长周作岐(二排右三)办公室主任王洪建(二排左二),教务处长江桂葆(二排右二),基础部主任蔡一体(二排右一)和全体运动员教练员。我吗?也在二排。

  75、上海外滩这个位置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坐标,八十年代凡是到过上海的人,都会在外滩留下这样的照片留作纪念。计划经济体制下,很多在物资采购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学校就是自己有钱,也买不到想要的设备。无奈之下受学校委托我和当时物理教研室的王璞老师到上海,我父亲所在的中国机电公司华东一机站采购实验仪器。第一次到大上海,住在外滩附近的浙江路上海市政府接待处,在完成采购任务后,自然不能不去的是繁华的南京路,迷人的外滩,还跟父亲沾光赴黄浦江畔的锦江饭店享受了人生第一次饕餮盛宴。

  76、1981年纺织工学院第二届团代会召开。当时学校的大礼堂还没有盖好,只好在一个相对大一些的合班教室里召开。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选择了周末,学校的领导也如约而至。按照团省委和学校党委的要求,自己亲自动手完成了近万字的共青团工作报告。同时也不出意外的继续当选了团委书记。从此在这一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一年。面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的确也憋足了一股劲儿,不自卑、不气馁,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获取党组织和同学们的信赖。那时候为了工作牺牲了大量的业余时间,凭借超常的毅力,凭借自己的牢固的思想素质默默地工作。

  77、1981年春,山铝的师妹王爱美结婚后到青岛旅游,在美丽的汇泉湾,我们一同划船赏景。那时的汇泉湾对外最大的旅游项目就是划船,三五个人一起,自己驾船在汇泉湾畅游,从海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青岛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现在这一旅游项目早已经被物美价廉安全舒适的大帆船所取代,大帆船行驶的线路也远远超过海边的距离。但是今天想起来,更有味道,更值得留恋的还是自己泛舟大海的感觉。

78、南京长江大桥上的纪念。1981年山东省与浙江省开始实施交换委培学生的计划。每年各为对方委培20名纺织专业和丝绸专业的学生。这是学校第一次在外省招收学生,那时的学生录取工作必须在招生点进行,主要是根据学校的招生计划,录取分数和学生报考志愿,逐个对学生档案进行审查,对合格的学生进行录取,然后发放录取通知书。录取工作在暑假进行,我和杨敏有机会代表学校去杭州招生,有机会第一次去苏杭,也是非常兴奋。临行前我们仔细研究了行车路线和时间,计划把我们路过的向往已久的这些城市都去看一看。


我们乘坐着绿皮火车从南京开始,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逢站必下,马不停蹄的在这几个城市的景点中奔波着。记得在南京我们去了灵隐寺,中山陵和最有名的南京长江大桥。为了一睹大桥的风采,我们两个中午冒着四十多度的高温,从大桥的引桥开始步行走上桥头。南京的夏天以火炉著称,我们开始走的劲头十足,在2598米的引桥上没有任何遮挡,越走越热,我们也不知道打太阳伞,就这样头上烈日高照,脚下桥面灼热,把整个人烤的浑身冒火,进退两难,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就这样好不容易走到了桥头堡。现在回想起来,傻得要命。我们边走边看,第一次对江南的这些城市有了深刻的印象,等我们两个到了杭州屏风山的招生地点,整个人已经被晒成了黑人,加之我们两个都穿了一件藏青色的衣服,在招生的现场看上去越发显眼。

  79、26岁生日照片,有几个”五一国际劳动节”还记得到照相馆给自己拍个生日照片。这是青岛市人民路照相馆拍的照片。也是距离学校最近的照相馆。那时我们的活动半径基本上是人民路附近的商圈。再远一些就会经威海路去东镇,也就是现在的台东。

  80、学校的共青团工作与学校的有关部门的工作联系很多,尤其是关系到学校和学生安全的事情,经常与学校的公安处打交道。一来二去我就成了半个公安处的人。八十年代初,社会治安环境不好,学校的学生宿舍也没有门卫,不法分子也会混入学校行窃,因此我常常半夜三更被叫起来配合他们的工作。学生宿舍常常半夜进行检查,清理留宿人员,女生宿舍的检查便成为我的工作任务。这是公安处组织的一次民办训练,组织去当时的石老人海边的靶场进行实弹射击。现在当时的靶场已经被变成优美的海边雕塑园和木栈道,成为了市民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

  81、1981年夏随当时分管学生工作的周作岐院长和学生处董际荣处长到清华大学考察学生工作。第一次见到清华大学的工字厅,是建校前清华园的主体建筑。因其前后两大殿中间以短廊相接,俯视恰似一"工"字,故得名。清华园内林木俊秀,水清木华;清澈的万泉河水从腹地蜿蜒流过,勾连成一处处湖泊和小溪,我们被安排住在河边的招待所。八十年代初,学生思想十分活跃,给新形势下的学生教育与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具有创新意识的周作岐院长,希望在学生的管理体制改革上走一条新路,为此,我们走进了清华大学取经。山东纺院第一个在山东省高校中成立了学生教育和管理并重的机构~学生处,就是这次考察学习的成果。北京的王琛同学和我在清华大学附近的照相馆里留下了这张照片。

  82、到了北京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一定要到长城上看看。第一次站在长城上,首先想到的是毛主席的诗词,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惟馀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 看红妆素裹, 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一代天骄, 成吉思汉, 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远眺是绵延起伏的疆域,近看是高楼林立的京都。中国古建筑在世界上的知名度,能与长城齐名的恐怕不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长城就是中华民族的“国魂”,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年代,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和毅力正是每个高校教育者巨大的激励。

  83、1982年1月,在我28岁的时候,经在甘肃省电视台工作的姨妈牵线,在兰州汽车制配厂工作的他走进了我的生活里。他叫孙经波,与我同岁,祖籍威海,幼年时跟随父母生活在丹东。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央提出“三线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当时“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感召下,他们举家迁往开始建设的大西北的工业重镇兰州。他们家兄妹六人,他排行第六。在父母和哥哥姐姐的呵护下是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上完中学后,参加工作进入了兰州汽车制配厂,1977年初被推荐到清华大学汽车系学习,毕业后又回到了兰州。

  84、清华学堂是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建筑,清华大学的学生都会在这位置拍张照片,留作纪念。他在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学习,汽车工程系设置的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车辆工程专业还被列入国家高等学校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几年的工作实践和专业学习,使他养成了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的习惯和能力,在上学期间他们系的实验室,都是他们和老师亲自动手建设的。他勤思好学,心灵手巧,厂里的车钳刨铣,家里的木瓦水电,他都拿得起放得下。八十年代初,别人还不知道床上用品时,他已经为我们的新房设计和制作了精美的床罩,令我的同事和邻里赞叹不已。他的工具箱的宝贝包罗万象,我们家第一批全套家具和地板,都出于他的精心设计和亲手制作。家里的所有用品和厨房设施,总会让你得心应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是他一贯的风格。他热爱生活,喜欢锻炼,他还是清华大学游泳队的队员,他的自由泳百米成绩是1分31秒,获得了国家体委颁发的三级运动员证书。

  85、1982年1月,他借公差专程到青岛与我见面,正逢学校的寒假,我们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也许是缘分到了吧!相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相同的社会经历,相同的兴趣爱好。八十年代的择偶标准让现在的年轻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了。作为硬件有三。首先是政治面貌必须是党员,其次相同的学历,第三身体健康。作为清华大学汽车系的毕业生,的确他具备很多的优势,很快我们彼此接纳了对方。我们假期一起从青岛回到淄博的家里,在得到父母的认可后,我们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当时就是这样一张暧昧的照片,也是关着房门用三脚架偷偷地拍摄的。

  86、我们决定在1982年5月1号在我生日的那天结婚。兰州汽车制配厂为照顾这位大龄青年,特地在单身楼给了一个单间作为婚房。他在工作之余,充分发挥他勤于动手的特长,日以继夜地制作了全套的沙发和家具。我便在经过24个小时的火车后达到兰州,走进兰州这个大家庭,满屋的亲朋好友寒暄一圈,真有些不知所措。5月1日我们在家里请了几十位家人和同事吃了一顿饭,就算完成了一生中的大事。

  87、青岛栈桥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1891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山东巡抚张曜的陪同下来当时的胶澳视察,回京后果断向清廷提议应在青岛口一带设防。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兵驻扎青岛,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建了两座码头,其中一座就是栈桥,1893年竣工,长200米,宽10米,石基灰面,桥面两侧装有铁护栏。解放后,栈桥几经休整,成为青岛地标性建筑,凡是来到青岛的海内外游客都会首选到栈桥。

  88、1982年7月,当我还在兰州度暑假的时候,他接到了从兰州调到了山东纺织工学院的调令。在这其中,学校领导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帮助。从5月份结婚到7月份调入学校,二个月的时间解决了我们的分居两地的问题,我们从内心感激不尽。他被安排在学校的科研处工作,同时也参加一些科研项目,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市级奖励。再后来他取得了专利代理人资质,并参加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律师资格考试,并获得了律师资格。九十年代初,计算机刚刚开始普及,为了尽快掌握这门技能,他从头学起,常常为了一个程序熬到深夜,很快他从一个门外汉不仅掌握了它的使用,学校的很多部门和院系的局域网络都是他负责安装和调试,成为了大家公认的计算机行家。学校合并以后,他在校产办履职,最后的工作岗位是外贸系主任。

  89、高校的学生会工作给有思想有能力有热情的同学提供了学习锻炼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们尽情挥洒和享受着青春激情,同时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临近78级同学毕业,当时大家为他们送行的唯一方式是去照相馆与他们合影留念。78级即将毕业的的同学程国明张国武郇润生朱明瑛被邀请前排就座,站立的是79级~至80级的同学们。从左至右:前排宋亚军黄祖林程国明张国武栾文杰唐衍硕郇润生朱明瑛,中排李瑛沙继红曲昌顼郭学宪孙爱荣,后排陈棣林武罗相杰张勇杨永志蔡葵梁勤刚惠新安。他们毕业正逢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在一番摸爬滚打后他们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不乏国外商贸大咖,国内大企业老总,绘画大师,科技权威,还有执政一方的地区一把手。

90、我左边的老师是原山东纺织工学院升本科前的团委书记曲明业老师。他在学校工作时间长,是当年留校的,共青团工作很有经验。1980年我接替他走上了共青团的岗位,他给予了很多的帮助,离开共青团工作以后,他开始从事纪检监察工作。

  91、北京师范大学李燕杰是中国第一位德育教授,他善于针对青年特点进行教育,寓德育于智育、美育之中,并注重青年教育的理论研究。著有《塑造美的心灵》、《演讲美学》。在中国以及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评价。多次受到党和国领导人接见和表扬的,当代最伟大的演讲教育艺术家,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尊敬的国学家、文学家、诗人、作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中国演讲协会联盟主席。迄今已讲过90多个专题,国内外共到过499个城市,演讲3000余场。他被誉为真善美的传道士、教育艺术家、铸魂之师、青年的良师益友。1985年应邀到学校给学生做德育报告。

  92、在学校举行李燕杰报告会受到共青团青岛市委的高度重视,时任共青团青岛市委书记夏国洪(左二),青岛市团校校长于吉山(右三)亲临会场。与李燕杰(中间),李燕杰助手郭海燕(右二),原纺织学院德育教研室刘业英(右一),团委程国明(左一)共同合影留念。

  93、1989年以前,高校的共青团工作直属共青团山东省委学校部领导。因此经常到济南开会,年初的工作部署,年底多工作总结,重大活动和事件的会议,中央重要精神的集中学习和培训,加之山东省团代会,学联会,青联会高校都是代表单位,省内各高校之间的联系也非常多。这是1982年秋,在济南的东郊饭店召开的会议,照片中是出席山东省高校的青岛市高校的团委书记。(后左)青岛冶金工业学院的团委书记耿喜华,(后右)青岛医学院团委书记王大文,(前左)青岛化工学院团委书记汪培文(前右)青岛海洋大学团委书记王庆仁。那个女的就是山东纺织工学院的团委书记了。

  94、因为共青团工作的缘故,八十年代初一起共事的这帮高校老团干和曾经在团省委工作对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不管何时离开共青团岗位,只要有机会大家总是聚在一起,回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回忆那段美好的青春时光。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大家仍然在微信群里不忘初心互道珍重。1982年当时山东的高校不足30所,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大学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目前山东省高校已经达到145所,其中本科67所专科78所。目前,仅青岛市高校的数量就超过了八十年代初全省高校的数量。这是当年在济南出席会议的山东省高校团委书记和部分团省委领导。

  95、1983年3月17号儿子出生,出生时八斤三两,属猪。他的到来给了大家无比的惊喜和欢乐,他也成为孙家第三代最后一位的男孩。爸爸给他起名叫孙中杰,寄托于许多的期待与希望,小名叫青青,又饱含了无限的溺爱与真情。在姥姥家的序列里,儿子排行老二,十天以后,他有了一个小表妹璐璐。

  96、儿子出生后,因为学校住房相当紧张,我们仍然分别住在单身宿舍里,那时学校的很多老师都住在台柳路的大仓库改造的宿舍里。由于计划经济的物资匮乏,学校千方百计争取计划外的水泥木材自己建房,以解决职工的住宿问题。因为有501厂的工作背景,它的水泥产品誉满全国。在学校建设急需水泥的情况下,凭老爸在此工作的各种关系,及时地为学校盖房争取到了计划外的水泥。1983年5月份,学校和青岛市标准计量局合盖的一栋位于南京路小学附近的教师宿舍楼终于完工了,在学校的照顾下,儿子五十天的时候,我们分到了这栋楼七层的东北向套二的房子,使我真正在青岛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97、当时南京路的宿舍位于青岛市东部郊区浮山所村最早开发的成片的居民小区,我们居住的楼也是最早搬进的新居。清楚的记得我们楼下的菜地每天都会被新规划的楼座围起来,一座座塔吊也会逐渐矗立。南京路的宿舍离学校距离有十几里路,当时的交通极不方便,学校也没有班车,上下班的公交车站最近的站点是外贸招待所或芝泉路车站。离家要步行二十多分钟。为了我照顾孩子和上班方便,我们就买了一辆木兰牌摩托车,考取驾照后,每天我骑着上下班,那时也是在青岛为数不多的女骑手。后来奶奶和爷爷从兰州来到青岛,帮我们把儿子带到3岁。

  98、在我们这代人的思想观念中,任何时候自己的事情都要绝对服从和服务于组织的安排和学校的工作。儿子3岁入托后,到了下班时间常常他是最后一个离开幼儿园,因为他一个孩子,常常影响老师下班回家,后来我们就和老师协商好,只要他是最后一个,就顺路把他送到我们的宿舍楼。一天他爸爸下班回来,走到五楼,就听见坐在楼梯上的儿子在重复幼儿园刚刚学到的儿歌。“一只哈巴狗,坐在大门口,两眼黑黝黝,想吃肉骨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爸爸当时的心酸意欲难表。在南京路幼儿园刚开始招收长托的孩子时,三岁多一点就把他送进了一周一接的长托班。忘不了长托的第一天晚上,我们在幼儿园的围墙外转了好久,似乎想听到,又不想听到儿子的哭声。再后来每到周一他就带着一套干净的衣服,背个小包自己去离家百米的幼儿园,周末小包里就变成了脏衣服,再背回来,直到幼儿园毕业。儿子是南京路幼儿园的第一批孩子,同时又是南京路小学的第一批学生。

99、第一代居民身份证的照片。我们国家第一代居民身份证是1984年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颁发的身份证明性证件。它作为中国国家法定的身份证件,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证件规格统一,由执法机关制发,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使用,不受时空范围的限制,而且携带、使用方便,不易伪造。具有无法替代的严肃性。现在的二代身份证不仅年龄不做限制,信息量和技术含量很更大,而且具备了很强的安全性。小小的身份证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

100、这大概是1984年的“五四青年节”晚上,团委和学生会在学校两座教学大楼中央的操场上组织了一个盛大的篝火晚会。教学楼的大门设为主席台,大学生在校期间五四青年节能参加一次全校性的篝火晚会是非常难忘的回忆。想想那时的在校大学生,文化生活真是少的可怜,受当时的条件所限,有时为了能够看一场足球赛的电视转播,找电视,找地点,还要层层审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现在的学生如此方便的在手掌上随心所欲地掌控所有媒体,周游世界。

一位哲人说,人的生命犹如一条河流,少年时涓涓水珠,清流晶莹;中年时奔流峡谷,浪遏飞舟;待到老年,河流已进入大海,水面宽阔了,波涛平稳了,包容万物、吐纳星月。是啊!人生就是如此。好在我用这些老照片把这远去的年华,永远定格在我人生的相册里,用复制的历史记忆来留住难忘的前半生。这些老照片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应该说,我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 ,与这个时代密不可分。在静下心来整理这些照片的时间里,写到每一个历史的节点上,心里总会有许多的不平静。我是幸运的,我的前半生尽力做到了我应该做的一切,为此也付出了许多艰辛和努力,但无怨无悔。

记得我们国家在1982年就开始引进了彩色胶卷,以柯达为代表的彩色照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从此黑白照片陆续退出了人们的生活中。2002年数码相机以方便快捷取代了胶卷时代的拍摄技术,科技时代的飞速发展,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对新生活的需求,彩色照片装扮着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是在那些不能忘却的历史记忆中,老照片黑白的世界里蕴藏着的,沉淀着的那些故事,是彩色照片无论如何也无法替代的,今天看来三十年间的这些黑白世界的老照片里同样不乏多彩的人生。

本组图文源自【香樟树的美篇】,作者:许敏,2019年7月发表于《香樟树的美篇》。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TAGS: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冀ICP备2022013555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